纳米生物

作品数:1346被引量:101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阳德王建浩邱琳王车礼蒋鹏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复旦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i-Motif DNA在纳米生物技术与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
《广东化工》2025年第3期69-72,共4页高安琪 罗腾硕 程明攀 
DNA除了具有典型的右手双螺旋结构外,还具有多种多样的二级结构。i-Motif DNA是富含胞嘧啶碱基(C)的序列,以半质子化的C·C^(+)碱基对为基础形成的特殊二级结构。其广泛存在于染色体端粒末端和基因启动子区域,并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相关,...
关键词:i-Motif DNA 癌症治疗 生物分析 药物释放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高教学刊》2024年第22期156-158,163,共4页康君 常津 
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微纳米生物技术”(津教高函[2021]25号-112);天津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纳米生物学课程思政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YCX202250);天津大学2022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YC202201-19)。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对构建和完善创新引领的教学育人体系、全面保障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天津大学生物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纳米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为例,概括两门重点课程纳米生...
关键词:新工科 高校生物学 创新人才培养 纳米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合成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的交叉融合及其在肿瘤细菌疗法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生命科学》2024年第8期1040-1048,共9页宋健 袁志君 邹丽 冯贻蕊 李晓岩 张佳艺 于晓丽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1QC079)。
肿瘤细菌疗法已有多年历史,但是生物安全性和肿瘤靶向性较低,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的发展赋予了肿瘤细菌疗法新的希望。合成基因线路有助于实现细菌结构重塑,降低毒性和增强靶向性,纳米技术则可助力...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 纳米技术 肿瘤细菌疗法 基因工程 
基于纳米生物技术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7期165-171,共7页秦季秋 刘彦君 熊绍权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恶性肿瘤诊疗的关键。恶性肿瘤诊疗技术朝着原子、分子等方向发展,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但对于恶性肿瘤的诊疗仍在积极探索新的道路。而纳米生物技术的出现,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纳米生物技术 恶性肿瘤 诊疗技术 研究现状 
多交叉置换扩增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伊氏李斯特菌的方法建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4年第7期605-612,共8页李慧 王毅 王艳 叶长芸 
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No.2013ZX10004-101);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No.2015SKLID50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No.2016ZZKTB09)联合资助。
目的应用多交叉置换扩增技术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multiple cross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coupl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based lateral flow biosensor,MCDA-LFB)建立一种快速、特异和灵敏的伊氏李斯特菌(Listeria ivanovii,L.iv...
关键词:伊氏李斯特菌 多交叉置换扩增 纳米生物传感器 smcl基因 最低检测限 
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与纳米生物治疗研究被引量: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4年第7期1604-1617,共14页何卓俊 陈玉颖 周泱 戴桂琴 刘德亮 刘孟德 高健辉 陈泽 邓嘉玉 梁光炎 魏莉 赵鹏飞 卢洪洲 郑明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A0915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2271);深圳市科技计划(JCYJ20210324115611032,JCYJ20220530163005012,JSGG20220606141001003,JCYJ20210324132012035);深圳市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10617141509001);深圳市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经费(23250G1005,22240G1001,24250G1027,24250G1019)资助项目。
由细菌生物膜造成的耐药是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挑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细菌定植在机体后产生胞外基质形成生物膜,其具有结构致密、高黏附性、药物低渗等特征,是临床传统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失败的关键原因。因此,亟待开发抗细菌生物膜感染...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 耐药机制 纳米药物 生物治疗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加工物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机械工程学报》2024年第9期286-322,共37页王晓铭 李长河 杨敏 张彦彬 刘明政 高腾 崔歆 王大中 曹华军 陈云 刘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201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53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KE027)资助项目。
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替代矿物型润滑介质的绿色微量润滑剂,已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研究与关注焦点。然而,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加工物理学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难以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精准指导与选用原则。为解决上述需求与技术问题,综述...
关键词:纳米生物润滑剂 微量润滑 切削 磨削 多场赋能 热损伤 
纳米生物催化技术全球专利态势与我国布局对策研究
《中国发明与专利》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郑伦幸 马鲁晋 方国情 李贺 王迪 陈欢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本文以PatSnap平台的全球纳米生物催化技术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对纳米生物催化技术全球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区域、创新主体、技术构成、法律状态、技术路线等进行分析,揭示纳米生物催化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研...
关键词:生物催化 纳米材料 纳米生物 专利分析 PatSnap 
王慧明教授团队构建干细胞增强新策略用于骨骼及肌肉修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2期230-230,共1页
2023年12月,《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王慧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论文“Exoskeleton partial-coated stem cells for infarcted myocardium restoring”(DOI:10.1002/adma.202307169)。论文阐明了细胞-外骨...
关键词:浙江大学医学院 成果论文 外骨骼 纳米生物 团队构建 干细胞 慧明 细胞机制 
紫外老化作用对纳米生物炭吸附环丙沙星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24年第4期2203-2210,共8页马锋锋 薛之一 赵保卫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托举人才计划”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创新基金项目(2022069);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JRRA874)。
纳米生物炭的老化行为在自然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老化作用对纳米生物炭吸附污染物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采用模拟光照老化,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老化前后纳米生物炭的组成和结构特性变化,探究了老化纳米生...
关键词:老化作用 纳米生物炭 环丙沙星 吸附机制 环境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