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方言

作品数:230被引量:90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福祥汪应乐王媛媛温美姬温昌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南方文学”是否真的存在
《青年作家》2022年第12期155-161,共7页王德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学地理学视阅下新时期以来的北京书写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BZW160。
“新南方文学”的命名“新南方文学”的概念来自青年评论家杨庆祥一篇才华横溢的文章《新南方写作——主体、版图与汉语书写的主权》,文章发表在《南方文坛》2021年第11期。该文界定了新南方文学的地理范围、美学风格以及代表作家。在...
关键词:南方文学 现代主义色彩 临界性 美学风格 南方方言 杨庆祥 海洋性 汉语书写 
由“舍小取大”现象看南方方言对华语词汇的影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94-106,F0003,共14页刁晏斌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华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21FYYB055)。
“舍小取大”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以语义范围较大的词或语素代替语义范围较小的词或语素,是独具华语特点的现象,与南方方言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文章从词和语素两个层面,分别选取典型案例,对此进行举例说明。由“舍小取大”现象及其与方...
关键词:华语 南方方言 “舍小取大”现象 
南方方言“数词+亲属名词”类型考察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20年第1期77-85,128,共10页崔山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专题比较研究》(18BYY047)的阶段性成果
南方方言的“数词+亲属名词”既有独用型,也有并列型,有的方言两者兼具,可称为兼用型;并列型与独用型有蕴涵关系;有的方言还有对称型。并列型用得普遍,亲属名词也多种多样。从类型学角度来看,独用型、兼用型与对称型更具价值。
关键词:南方方言 数词+亲属名词 类型 
对罗杰瑞教授汉语方言分区标准的几点补充
《语言研究集刊》2018年第2期123-139,65,共19页庄初升 温东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和综合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ZDB103)的资助
罗杰瑞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两次一共提出了15条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标准,包括音韵、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并据此将汉语方言分为三大区:北方方言(官话)、中部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和南方方言(闽语、粤语、客家)。文章结合学界的研...
关键词:罗杰瑞 汉语方言分区 分区标准 北方方言 中部方言 南方方言 
南方方言古晓组合口字唇化的动因再探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17年第3期332-338,共7页庄初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和综合比较研究"(14ZDB10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末以来西方人创制的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案研究"(13BYY103)的阶段性成果
东南方言中除闽语外,各方言区的大部分方言点都有古晓组合口字今读唇擦音的现象,本文称之为唇化。南方官话中,不少西南官话和部分江淮官话也有这类表现。学界一般认为合口[u]韵母或[u]介音的圆唇作用,使得舌根擦音[x]或喉擦音[h]的摩擦...
关键词:南方方言 古晓组 古合口字 唇化 唇擦音 
明清南方方言文献“亚”字的两种用法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4-80,共7页张荣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78);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FJ2015C188)
明清时期闽、粤、客南方方言文献"亚"可读为[a],有两种特殊用法:(1)用于人名、亲属称谓前缀,相当于"阿";(2)英源音译词记音用字,记录英文音素[a][ei][]。用法(1)最早为温州方言用字现象,随戏文流传至其他南方方言文献,并影响到明清时期...
关键词:“阿” “亚” 明清时期 南方方言 
汉语南方方言韵尾“阳入对应”的类型学分析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14年第1期55-64,共10页冯法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津;滇;黔;琼六百年历史演变比较研究"(11AZD072)
文章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入声韵尾和阳声韵尾在南方方言中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方言音系中-p蕴涵-m,-t蕴涵-n,-k倾向于蕴涵-■,后者的倾向性蕴涵是由于某些方言语音发展的特殊历史造成的。在此基础上进而把类型学方法引入历史音变研...
关键词:类型学 阳入对应 韵尾 蕴涵 音变 
《祖堂集》中的“VP一切了”及其历时演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14,共7页康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YY0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7JA740021);西华师范大学校启动科研项目(11B012)
《祖堂集》中的"VP一切了"是带有唐代特色的口语格式,表示某事已完成,是后一小句所述事件的背景,有南方方言成分。其"VP"大多是双音节短语,"一切"是一个表示"全部"义的统括代词,"了"作谓语对前面结构所表达的事件进行陈述,说明该事件已...
关键词:《祖堂集》 中古汉语 佛经文献 唐代口语 南方方言 “VP一切了” 双音节短语 统括代词 
论《资治通鉴音注》韵母系统所反映宋末元初方言特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19-122,共4页马君花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治通鉴音注>音系与宋元语音的比较研究"(09BYY036);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资治通鉴音注>音系中方言层次的研究"(08Y003)
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的《音注》反映了宋末元初文献语言的语音特点,该书反映方言的用例虽然不多,但素材好,可析度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南方方言音韵发展的阶段性认识,为研究南方方言特征的形成史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资治通鉴音注》 南方方言 音韵 
清中叶琉球官话的反复问句研究被引量:3
《汉语学报》2010年第3期68-76,共9页王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琉球官话系列课本语法研究”(项目批准号07BYY046)之阶段性成果;“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逸仙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琉球官话的反复问句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的使用情况各有特点,除了使用频率有所差别外,还有一种具有南方方言特色的反复问格式"有+VP+没有"。从"官话"层面的角度,琉球官话中选取各种不同形式的倾向性表明其"官话"层面的取向;但"有+VP+没...
关键词:琉球官话 反复问句 南方官话 “有+VP+没有”南方方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