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衙北司之争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戴显群牟永良李向菲黄洁琼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史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泽潞之役看会昌初年的中央政局
《暨南史学》2018年第1期61-78,共18页李向菲 
唐武宗会昌初年的泽潞之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藩镇叛乱事件,而是清楚呈现了晚唐政治权力构成的四方力量,即皇帝、宦官、朝臣与藩镇在权衡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彼此试探周旋,调整其态度与行为,从而不断确立新的政治规范的博弈过程,揭示出晚唐...
关键词:泽潞之役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南衙北司之争 
唐后期的枢密使与南衙北司之争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108-112,共5页黄洁琼 
唐后期由于宦官势力的极度膨胀,大大地压制了以宰相为首的士人朝官团,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遂引发了所谓"南衙北司之争",即以宰相为首的南衙朝官与以枢密使、神策中尉等为代表的北司宦官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唐代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在宦...
关键词:唐后期 枢密使 南衙北司 
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被引量: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21-127,共7页戴显群 
学术界不少专著或文章,在论述唐王朝灭亡的原因时,一般都归咎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没有深刻揭示唐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引起唐王朝统治阶级内部长期的权力之争,导致国力的衰竭,丧失了抵御地方...
关键词:翰林学士 《旧唐书》 《资治通鉴》 枢密使 唐后期 唐王朝 李德裕 神策中尉 南衙北司之争 强化皇权 
论唐代故事诗的繁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49-54,60,共7页陈节 
中国的叙事诗滥觞于《诗经》。《公刘》、《氓》、《谷风》、《载驰》、《东山》等篇,即略具叙事的雏形。不过在三百篇中,它们毕竟是吉光片羽、凤毛麟角。所以《诗经》终究只能算是一部抒情诗集。南方的《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
关键词:诗经 故事诗 高阳 李唐王朝 南衙北司之争 东山 叙事诗 白居易 雕镂 长安 
略谈中国封建时代的朋党被引量:1
《理论学刊》1988年第3期72-73,共2页胡佑安 
朋党及其朋党之争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常见现象,各朝各代都有。比如,秦有赵高之党,汉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唐穆宗年间牛李两党此沉彼浮,宋时蜀、洛、朔诸党长期争雄,
关键词:封建时代 朋党 赵高 选官制度 政局 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集团 中国 清朝雍正 唐后期 
试论中晚唐时期的相权被引量:2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42-49,共8页程宗才 
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割据势力的凌侵、阶级矛盾的加剧及财政收入的困竭,唐朝中央政权以至皇权都比安史乱前大为削弱。影响唐朝封建皇权由强变弱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央政权内部宦官操纵宫廷禁军,挟持皇帝。在宦官专军干政情况下,由唐代皇...
关键词:宦官专权 宰相 中央政权 翰林学士 南衙北司之争 神策军中尉 藩镇 李辅国 甘露之变 中晚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