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化

作品数:125被引量:53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文光钟程黄群策李志敏张蜀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杂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墨兰兔耳兰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及其细胞学机制被引量:1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152-158,共7页郭和蓉 朱娇 杜国辉 黄紫婷 谢利 魏倩 张志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899);广州市农业局项目(20101396);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A012,DZXQY033)。
为更有效开展国兰多倍体育种,采用显微观测技术对‘小香墨兰’、兔耳兰及其31份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及其细胞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香墨兰’兔耳兰30份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率变幅为0%9.36%,3 a平均发生率为2.28%,显著高于母...
关键词:国兰 多倍体育种 种间杂交 雄配子 远缘杂交 细胞学机制 有性多倍化 
滇山茶多倍体栽培品种的细胞倍性被引量:8
《林业科学》2018年第9期44-48,共5页徐晓丹 邵维助 郑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565;31360488;31660228)
【目的】阐明滇山茶主要栽培品种的细胞倍性,以利于后期的遗传育种研究。【方法】采集昆明植物园滇山茶63个品种的嫩叶,并以二倍体怒江红山茶作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本DNA含量的荧光强度,然后根据2C值估计细胞倍性。同时,每...
关键词:滇山茶 栽培品种 多倍化 杂交 流式细胞术 
自然杂交与物种形成被引量:17
《生物多样性》2017年第6期565-576,共12页王玉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248)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杂交对物种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倍化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通过杂交产生新种的两种主要方式。普遍的观点认为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动力,而越来越多染色体倍性相同物种之间杂交现象的发现,说明同倍体杂...
关键词:自然杂交 物种形成 多倍化 同倍体杂交 渐渗杂交 
表观遗传变异在植物杂交与多倍化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3
《生物多样性》2017年第6期600-607,共8页李霖锋 刘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382)
杂交(hybridization)与多倍化(polyploidization)普遍存在于现存植物类群中,并对物种形成(speciation)与多样化(diversification)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众多的学者分别从生态学、生理学与遗传学等角度对植物杂交与多倍化...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 表型革新 多倍化 物种形成 杂交 
二倍体和四倍体鲫鲤杂交品系中基因组不兼容特性研究被引量:2
《遗传》2016年第3期271-272,共2页刘少军 罗静 柴静 任力 张亚平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多倍化植物,在有花植物中,大约70%都是多倍体。而在现生脊椎动物中仅有部分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中存在多倍体现象。为何多倍体脊椎动物数目远比多倍体植物较少至今仍是个谜。传统的解释有性别决定障碍、生理和发育...
关键词:有花植物 四价染色体 性别决定 多倍化 失衡现象 孟德尔 遗传特性 杂交子代 嵌合基因 红鲫 
现代百合品种培育的技术途径及其杂交特殊现象的机制被引量:12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第10期1189-1194,共6页周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71730;No.31071821);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863)计划(No.2011AA100208)
为了减少百合(Lilium)育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主要以作者在百合育种工作中的结果和经验为基础,对现代百合品种与野生种的关系、百合组内杂交和组间杂交的差异、现代百合品种的育种途径、非整倍体百合的培育以及百合杂交中特殊...
关键词:百合 组间杂交 组内杂交 有性多倍化 三倍体 非整倍体 5个相同基因组假说 
我国破解植物多倍化进化之谜
《生物学教学》2014年第9期78-78,共1页
据科学网2014年4月1日援引报道,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迈克·菲林团队合作,以之前完成的白菜基因组序列为基础,对植物基因组多倍化进化过程中基因分化和多基因组分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白菜基...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 进化过程 多倍化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基因组序列 基因组分化 杂交优势 破解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4年第3期314-322,共9页付文炎 刘义飞 黄宏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119);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项目(211006)资助
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重要原动力。研究植物特别是一些重要经济作物和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起源与进化,不仅对于揭示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作为...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组原位杂交 多倍化 染色体变异 
分子标记所揭示的人工合成小麦与推广品种杂交后代中出现的新变异
《云南植物研究》2006年第5期529-533,共5页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卢宝荣 杨武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061);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2004BA525B0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No.2001CB711103);农业部948;四川省育种攻关;生物技术育种等项目资助
杂交和多倍化是小麦进化和遗传分化的重要途径,新变异的产生为人工选育小麦新品种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选用了分布于小麦A、B、D基因组的92个SSR标记对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衍生材料川W5436(CW5436)及其双亲人工合成小麦Syn786(...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多倍化 选择压 微卫星DNA 遗传分化 变异 
马铃薯2x-2x,4x-2x和2x-4x杂交产生的四倍体杂种块茎产量和特性的优势表现及遗传分析被引量:1
《作物学报》1996年第6期745-749,共5页冉毅东 戴朝曦 
利用能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四倍体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 L.)和四倍体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进行了2x-2x,4x-2x和2x-4x间的杂交,获得了18个杂交组合的4x杂种家系,将这些家系与其10个4x亲本品种(品系)及对照品种在同一地点进...
关键词:马铃薯 杂种优势 有性多倍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