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共生

作品数:134被引量:33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万方浩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次级共生菌Arsenophonus对瓜蚜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4年第6期1285-1292,共8页杨戬 蔡笃程 李金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32260699)。
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蚜虫是为害黄瓜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害虫。共生菌在昆虫宿主体内广泛存在,它们在宿主的生长发育、抵御天敌等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测定了海南地区黄瓜上瓜蚜Aphis gossypii内共生菌的...
关键词:热区蚜虫 内共生菌Arsenophonus 生命表 生长发育 适合度 
刺吸式害虫与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19期1-10,15,共11页王树元 穆丹 孙廷哲 
安徽省皖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特色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Wz2021002,Wsz202207,Wy202206)。
刺吸式害虫可吸取植物的汁液,植物遭受为害后会发生卷曲、萎缩和枯黄。刺吸式害虫体内普遍存在内共生菌,且内共生菌与宿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掌握刺吸式害虫内共生菌的各种信息并加以利用,对控制害虫、减少害虫传播病毒十分关键。对刺...
关键词:刺吸式害虫 内共生菌 害虫防治 
《科学美国人》国际版本速览
《环球科学》2024年第15期8-8,共1页
法国版。能固氮的真核生物。当一颗活跃的细菌入侵原始的真核生物,并在真核生物世代的体内稳定存在,这种关系会随细菌本身的基因逐渐简化,变成对宿主极度依赖的内共生关系。而细菌本身也因自身的功能成了这类真核生物体内的线粒体,为宿...
关键词:细菌本身 真核生物 内共生 《科学美国人》 细菌入侵 生物史 共生过程 线粒体 
基于内共生机制遗传算法的巡回维修路径规划研究
《军事运筹与评估》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陈元文 顾胜利 刘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事学项目(2019-SKJJ-C-092)。
针对部队在应急或战时巡回维修路径规划问题中,维修器材配送与人员输送两个问题存在一定相关性且中间变量和目标函数值的计算相互交织的情况,设计了基于内共生机制的遗传算法,阐述了算法的基本思路、基本流程、内共生进化机制、种群生...
关键词:内共生机制 遗传算法 巡回维修 路径规划 
海南蛾类及内共生菌沃尔巴克体的分子鉴定及检测研究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4年第3期228-234,257,共8页夏琪 解芸芸 程诗 郑福龙 芦亚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60028)。
目的了解海南热带环境蛾类种群情况,并检测内共生菌沃尔巴克体(Wolbachia)感染情况。方法用Hot SHOT法提取海南蛾类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利用BLAST功能对测序序列...
关键词:鳞翅目  分子鉴定 DNA条形码 沃尔巴克体 
造礁石珊瑚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年第5期805-818,共14页张志伟 周文良 张晶晶 胡怡思 魏辅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21YFF050280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PI项目(批准号:GML2020GD0804,GML2022GD0804)资助。
造礁石珊瑚是海洋中的关键动物类群.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礁石珊瑚获得与虫黄藻细胞内共生、生物矿化造礁等重要功能性状,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框架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以造礁石珊瑚为...
关键词:造礁石珊瑚 演化发育生物学 繁殖策略 细胞内共生 生物矿化 
榕江村超 各族民众的狂欢庆典
《中国国家旅游》2024年第3期104-113,共10页张罗(文/摄影) 
榕江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全县地域内共生活着16个少数民族,其中侗、苗、水、瑶等族民众占总人口80%以上。这个居民不足40万人的小县城,在2023年的夏天以一种可与炎炎夏日相媲美的热度让全国瞩目。“村超”足球赛事把百余...
关键词:足球赛事 浏览量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榕江 内共生 少数民族 庆典 
内共生菌Buchnera协助蚜虫抑制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被引量:1
《植物保护学报》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卢盈希 杨青兰 康涵韦 冯婧婧 宁干喜 王永模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BBA0063)。
为明确蚜虫内共生细菌Buchnera能否协助蚜虫抑制植物的防御反应,采用混合抗生素除去瓜蚜Aphis gossypii体内的Buchnera,采用刺吸电位技术和生命表方法比较除菌瓜蚜和正常瓜蚜在黄瓜上的适合度,并测定被除菌瓜蚜和正常瓜蚜预侵染黄瓜叶片...
关键词:瓜蚜 BUCHNERA 黄瓜 防御反应 茉莉酸 水杨酸 适合度 
我国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内共生菌感染和耐寒能力差异研究被引量:1
《环境昆虫学报》2023年第5期1409-1416,共8页胡慧 王娜 牛洪涛 张志春 赵冬晓 郭慧芳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0)2033,CX(19)2004);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BE2020349)。
本研究旨在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共生菌感染差异和耐寒能力差异。采用16S或23S rDNA等定性检测方法,鉴定草地贪夜蛾共生菌种类并测定其感染率,通过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共生菌系统...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ARSENOPHONUS CARDINIUM 共生菌感染 耐寒能力 
预见
《今日科技》2023年第6期52-52,共1页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相关团队发表最新研究论文,报道了水稻抗褐飞虱的一种全新机制,即植物可以利用次生代谢产物抑制虫体内的有益内共生菌来“间接”防御植食性昆虫。相关研究成果为褐飞虱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绿色防控 褐飞虱 内共生菌 植食性昆虫 次生代谢产物 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