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口支援

作品数:103被引量:1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刚袁梅代小菊钟周赵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贵州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喀什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民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好对口帮扶力量,探索内涵发展之路——“教育对口支援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观察
《四川教育》2025年第4期10-11,共2页彭之梅 
教育对口支援对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通过内涵式发展路径推动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是民族地区自身的需求,更是发挥教育对口支援的制度优势、不断推进民族地区...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 内涵式发展 教育对口支援 教育公平 对口帮扶 教育事业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 时代使命 
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可为、能为与何为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0期206-214,共9页袁梅 邓雅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状况与教育干预研究”(20BWZ074)阶段性成果。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是有效缩小教育差距、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实践载体。构建民族地区“互嵌”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遵循,亦是对以往“嵌入”式教育对口支援模式的守正创新,不仅能够转换支...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教育对口支援 “互嵌”模式 实践进路 
从“嵌入”到“互嵌”: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范式的转型被引量:5
《民族研究》2022年第6期30-43,M0003,共15页袁梅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民族中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VSZ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在进一步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范式由“嵌入型”转变为“互嵌型”成...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教育对口支援政策 “互嵌”范式 内生动力 
我国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实践历程与基本经验
《文教资料》2021年第5期140-142,共3页房雨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历了初步探索、迅速发展、改革创新的实践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成功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中央为主导,多方参与为辅;二是因地制宜,将对口支援与自力...
关键词:教育对口支援 实践历程 基本经验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七十年回顾与展望——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二维分析被引量:29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72-80,共9页李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部项目“民族地区教育内生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XMA190283)阶段性成果
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是具有国家强制性、地区互动性的跨区域合作教育治理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选取7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的相关政策作为研究样本,并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教育对口支援 政策要素 政策工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5]4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内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年第8期68-71,共4页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16号),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民族教育、内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教育对口支...
关键词: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山东省人民政府 学生教育管理 民族教育 服务 内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件 
办好内地民族班 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访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负责人
《中国民族》2016年第1期52-53,共2页本刊记者 
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天津市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努力办好内地民族班,积极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鉴于天津市在民族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本刊记者近...
关键词: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天津市 民族班 负责人 教育委员会 内地 教育工作会议 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六:教育对口支援
《中国民族教育》2015年第12期47-48,共2页
教育对口支援,是国家对口支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对口支援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意味着什么?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教育对口支援形式有哪几种?教育对口支援对于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对口支援 代际传递 汉语基础 直属高校 扶贫工作 民族班 成都高新区 专业建设水平 高原气候 几十年如一日 
对口支援是推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毛力提·满苏尔谈教育对口支援
《中国民族教育》2015年第6期22-24,共3页钟慧笑 
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对口支援中的受援省区,往往也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杂居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对口支援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来了哪些变化?当下的教...
关键词:教育对口支援 民族教育改革 教育司 教育部 司长 力量 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 
对口支援,助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被引量:2
《中国民族教育》2015年第6期25-26,共2页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启动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1956年,教育部要求“四川、陕西等省对接邻的边疆省、自治区需要外地支援的师资要有较多的支持”。1974年,国家又安排内地6省、市对口支援西藏的8所中学和1所师范学校。
关键词:教育对口支援 民族地区 教育发展 50年代 20世纪 师范学校 教育部 自治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