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

作品数:1009被引量:52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温金玉彭瑞花严耀中魏迎春圣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禅宗“无相戒”性质新诠
《佛学研究》2022年第2期200-209,共10页朱昭平 
“无相戒”是禅宗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无相戒”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惠能独创的一种戒律,属于菩萨戒。另一方面,“无相戒”重视伦理道德,延续使用“戒”的概念,沿用了一些菩萨戒的授戒仪轨,甚至“无相戒”概念本身也有可能直接来自汉...
关键词:禅宗“无相戒” 菩萨戒 传统戒律 佛教中国化 
明朝洪武年“裁寺”与“撤律”之辨
《佛学研究》2021年第1期192-201,共10页崇戒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17ZDA233)阶段性成果
明朝建国初期,明太祖出于政治和社会的需求,利用佛教因果报应的教义劝化世人行善以利其统治而大兴瑜伽法事,在其亲自倡导和官方督办下,导致全国寺院经忏佛事席卷天下。洪武十五年,礼部正式下文承认瑜伽教寺的官方地位,并将佛寺分为禅、...
关键词:明太祖 佛教政策 戒律观 律寺 
从细微处见问题:评《唐代道宣著作两种校释》
《佛学研究》2020年第1期348-350,共3页邢飞 
唐代道宣是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道宣殁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十月,春秋七十二,逆推当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所以道宣的一生,恰当隋唐佛教全盛时期。”①道宣一生著作等身,佛教戒律方面著作有著名的南山五大部:《四分律删繁被阙行事钞》十...
关键词:四分律 行事钞 佛教戒律 比丘尼 全盛时期 隋文帝 十二卷 七十二 
新中国佛教制度建设七十年
《佛学研究》2019年第2期9-26,共18页温金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佛教制度史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5AZJ002.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岁月里,"法运都随国运转",佛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佛教的命运是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的。中国佛教一直致力于自身建设,为培养戒行清静的僧团与建设道风纯正的丛林而不懈努力着。"内强素质...
关键词:爱国爱教 佛教制度 规范僧团 戒律 
浅谈佛教戒律中的男女平等问题
《佛学研究》2018年第2期48-57,共10页张雪松 
对佛教戒律进行学术性研究,不能把佛教戒律理想化,应该重视其在历史与现实中的真实实行状态。汉传佛教所用《四分律》,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戒律不同;但比丘尼(二僧)又要依大僧(男僧)受具足戒,由此造成了在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恢复比...
关键词:比丘尼 戒律 八敬法 男女平等 
韩敏《民国佛教戒律研究》序
《佛学研究》2016年第1期-,共2页温金玉 
戒律为佛法之生命.佛法住世久暂,无不以是否制戒摄僧而定.佛陀制戒之本怀,即在于此.《善见律》明确指出:“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戒律之存亡,实为佛教法身慧命之所系.中国佛教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灯灯续焰,有赖义通大乘...
关键词:佛教戒律 民国时期 居士佛教 
灵辨著《华严经论》的戒律观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14年第1期226-239,共14页张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13YJA73005
《华严经》的戒律思想是中国戒律思想的源头之一,而灵辩所著《华严经论》的戒律观则是在继承《华严经》的戒律思想基础上广泛吸收《楞伽经》和《十住毗婆沙论》等经论的相关思想而成立的。灵辨的戒律观有三个特征:一是基于《华严经》的...
关键词:灵辨 《华严经》 《华严经论》 戒律 
戒律外寺制僧规的产生及其特点和意义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12年第1期238-247,共10页周齐 
本文探讨戒律外寺制僧规的产生原因,并且探讨了其时效性、地域性、目的性、针对性和通用性、大愿力和高僧所为等特点,其中本愿大怀是其主要意义。
关键词:别制僧规 戒律 共住规约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
《佛学研究》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纪华传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求法高僧,为从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使其流通汉地,不惜身命,以花甲之年从长安出发,前后15年,历经近30国,携带大量经律返回中土。在他之前,三国末魏国的朱士行曾西行求法,然只到达西域,并且自己未归,而...
关键词:求法 法显 高僧 述评 东晋 中国历史 戒律 般若 
佛源妙心禅师禅法初探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11年第1期326-355,共30页冯焕珍 
云门宗第十三代祖师佛源妙心禅师,以坚固的道心为基础、以多变的社会为洪炉,在虚云禅师等善知识摄受下,经过长期艰苦磨练,成为我国当代稀有的禅宗大德。禅师视名利如浮云、置生死于度外,为了续佛慧命,一生以身作则,经九磨十难而道心不改...
关键词:佛源妙心禅师 信仰 戒律 学修双运 农禅并举 云门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