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

作品数:1009被引量:52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温金玉彭瑞花严耀中魏迎春圣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持戒到节俭:能海法师的佛教传统与现代意义
《法音》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德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A233。
戒律,是佛教信仰与实践的基石,不仅能够规范个人言行,降伏内心烦恼,也能保持僧团的清净与和谐。戒律的传承与弘扬,对于佛教的延续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佛教戒律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人们少欲知足,这与中华民族勤俭惜福的...
关键词:佛教信仰 能海法师 佛教戒律 持戒 僧团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 传统与现代 
佛教传播对广西名山文化资源形成的影响
《法音》2023年第10期40-49,共10页黄海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历代广西佛教金石作品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BZJ019。
“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道出了佛教文化在自然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宗教人士为了找到合适的修行场所,他...
关键词:佛教传播 佛教文化 宗教人士 生态环境 和谐共处 戒律 蛮荒之地 人类主体 
石濂大汕与越南佛教戒律的复兴
《法音》2023年第10期71-76,共6页陈严 
明末清初的汉传佛教戒律复兴运动,不仅影响了当时汉地僧团的建设,也给周边国家与地区的佛教再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源。其中,石濂大汕赴越南弘戒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内容。大汕,俗姓徐,字厂翁,名石濂,一作石莲,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卒...
关键词:复兴运动 石濂大汕 佛教戒律 同时代人 团的建设 江苏吴县 江西九江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法衣曲贵形制的净符与田相释读
《法音》2022年第10期14-19,共6页常卫民 刘瑞璞 
北京市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HFZ20190110。
曲贵[1]是藏传佛教戒行精严僧人的法衣,汉传佛教称为袈裟,源自早期印度佛教三衣[2],在形制上保留了三衣田相的基本规制,在细节上表现出明显的藏汉文化融合现象,是藏传佛教僧服系统成功本土化的标志性服饰之一,彰显了藏传佛教的特性。形...
关键词:藏传佛教 印度佛教 僧服 三衣 佛教教义 戒律 汉传佛教 融合现象 
论禅宗四祖道信与菩萨戒
《法音》2022年第8期34-38,共5页彭瑞花 
禅宗四祖道信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后人常将其与五祖弘忍相提并论。道信一生以禅为本,以戒严身,著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和《菩萨戒法》,将禅法和菩萨戒法相结合,提倡禅戒合一,为后来禅宗形成独特的菩萨戒思...
关键词:菩萨戒 中国禅宗 无相戒 智顗 天台宗 戒律 道信 发展史 
佛教戒律中国化的三重维度及其影响
《法音》2022年第3期36-40,共5页王建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戒律中国化的范式建构及其道德功能的作用与影响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BZJ020。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佛教思维、思想与实践及其表现形态的系统性文化改造与重构过程。这种融合与重构,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推动力量,也是佛教的思想、学术和实践活动的多重展开过程。其中,戒律中国化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内...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佛教戒律 三重维度 价值观基础 中国化佛教 制度性保障 重构过程 系统性 
慈藏入唐与新罗戒律学的发展
《法音》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温金玉 
在东亚佛教文化圈中,除了鉴真渡海向日本传授律法、建立戒坛之外,新罗戒律的初兴也与大唐有关。早先新罗圆光入陈学习佛法,并削发受戒,从庄严寺僧旻学成实、涅槃,博览经论;于虎丘修行,讲经说法。隋时回国,曾提倡世俗五戒:事君以忠,事亲...
关键词:慈藏 教律学 经论 授戒 五戒 戒律 律宗 新罗 
道安《僧尼轨范》对佛教制度中国化的创建被引量:1
《法音》2021年第12期62-66,共5页释崇戒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A233。
一、引言:东晋僧团"常行世戒"的社会背景佛陀制订的戒律,建立在印度国情之上,是佛教思想和伦理的外在体现和有力的制度保障。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僧侣的外在形象与生活方式,"是释尊生命具体形象的寄托","在中国社会里,重视以礼教建立社会...
关键词:道安 僧团 佛教思想 社会秩序 戒律 外在形象 具体形象 外在体现 
传承佛陀精神,打造新时代丛林弘法僧团
《法音》2021年第7期17-17,共1页释道慈 
丛林清规是在佛陀"法"与"戒"根本精神的基础上,对合寺大众的日常行事作出的具体规范准则,是对于戒律的补充规定,也是为适应中国化丛林独特性而产生的规章制度。它使僧团管理走向规范化,使大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增强了佛教的适应性,...
关键词:佛教事业 僧团 弘法 清规 佛陀 戒律 丛林 规范化 
清规在寺院中的践行
《法音》2021年第7期25-28,共4页释则悟 
清规是丛林组织、合寺大众日常行事的章则,是对于戒律的补充规定;是禅宗丛林兴起后,为适应僧团管理,也是为适应中国化丛林独特性,而产生的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规章制度。丛林若失清规之护持,则无以安众;清规若离丛林之纲维,则无从厘定。...
关键词:清规 僧团 中国传统文化 戒律 中国化 丛林 补充规定 规章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