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主义

作品数:106被引量:46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宏图郑大华高京平王缉思郑师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论述及其启示
《新华文摘》2024年第5期160-160,共1页
徐长恩在《民族研究》2023年第4期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民族主义、民族、民族国家等视角,深入论述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进步意义与消极作用。我们既要批判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消极作用,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借鉴、吸纳...
关键词:批判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近代民族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 消极作用 进步意义 
重思蒋廷黻的帝国主义观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158-158,共1页王锐 
帝国主义是蒋廷黻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基于对近代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形式的认同,他认为中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抵御帝国主义,保证国家主权的完整。但是,蒋廷黻相信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能够让中国从中获益,近代资本主义体系更是人类历...
关键词:近代资本主义 蒋廷黻 近代民族主义 国家主权 国际联盟 帝国主义 存在的现象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看毛泽东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超越与重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5期45-51,共7页王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外毛泽东传记文本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研究”(21DJ016)。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民族主义的立场,借助民族主义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批判狭隘民族主义的消极性和危害性,平衡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并重塑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创造了中国的民族主义话语...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复兴与科学传播并行——近代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博物学教育变迁(1902—1948)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5期75-82,共8页钱奕冰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十九世纪前欧洲科学家和汉学家视野下的中医西传研究”(2018VJX066)。
近代博物学教育在学制中存在30年,对近代国人接受科学、形成科学观念影响深远,但学界目前对此少有关注。近代博物学教育的兴废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是国人希望通过普及科学以实现民族复兴诉求的体现。民族主义推动近代博物学教育发展,但...
关键词:博物学教育 学制变迁 民族主义 科学传播 
在情境过程感受中培育中学生家国情怀——以“中(1840—1949)法(1789)近代民族主义之主要内涵的比较”一课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2期28-30,共3页高德学 
一、主题与背景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 教学文件 国际视野 近代民族主义 课程标准修订 家国情怀 主要内涵 课程改革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被引量:2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3期34-38,共5页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者资助计划’项目”成果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学术史”(项目编号:20BZW190)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中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一些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办报纸、杂志等,“民族”一词开始出现,它基本是race、nation、people的对译。这一词汇的出现体现了中国传统族类观与西方民族思潮相遇后的一种转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思潮 西方传教士 19世纪中期 歌谣 北京大学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话语下的“民族”“种族”和“国族”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20年第8期5-8,共4页郑大华 
中国的民族虽然形成很早,但民族意识较为淡薄,借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是一个"自发"的民族实体,而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据郝时远研究,中国古代汉语中虽然有...
关键词:近代民族主义 费孝通先生 民族意识 源流考 
浅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方式
《南国博览》2019年第9期27-27,共1页史春燕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是传统华夷观念经现代西方民族理念的参与从而实现转型的结果,其最终结果是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传播,第二个阶段是在基层民众群体中的...
关键词:近代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 知识分子 基层民众 
从教化天下到教育救国:近代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教育主题转换
《时代人物》2019年第17期151-152,125,共3页曹咏萍 
中国历来所持的天下观致使中国人毫无国家主权观念。在儒家看来,华夏与蛮夷为教化关系。直到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传统的“天下观”才开始动摇,逐渐向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转变。与此同时,通过传统儒...
关键词:教育救国 先进科学技术 天下观 中国本位 近代民族主义 全盘西化 亡国灭种 矛盾心态 
民族主义与博览会史研究的佳作——评洪振强著《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1851—1937)》
《近代史学刊》2018年第1期238-245,共8页夏松涛 
博览会史研究是近些年学界研究的热点。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博览会史研究,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学术成果。2017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洪振强博士的专著《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1851—1937)》,就是其中...
关键词:博览会史研究 重大问题 近代民族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