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

作品数:172被引量:8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汤江浩何泽棠邓莹辉朱刚张福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安石:不拘小节的宰相
《金秋》2025年第4期39-39,共1页邬时民 
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举世瞩目。其散文短小精焊,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荆公体”。其...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深婉 含蓄深沉 王安石 学杜 荆公体 瘦硬 淡远 
“王荆公体”特征新论
《中州学刊》2024年第9期151-159,共9页李唐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北宋中期诗坛研究”(2016C022)。
王安石晚期作品特别是绝句,在艺术表现和审美风格上最为成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被称为“王荆公体”。这些作品奠定了宋调的基本特征,又与苏、黄诗有着不同的风貌。当苏、黄等人正将宋调特征推向极致的时候,王诗晚期绝句却在呈现宋调特...
关键词:“王荆公体” 唐音 宋调 
北宋学校教育的振兴与王荆公的学记文(下)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7期40-46,共7页朱刚 
荆公的政教统一思想在庆历兴学的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王安石的熙宁兴学,熙宁兴学是建立在王安石自己的教育思想上。当王安石把孔庙和教育的位置摆正以后,他就要谈怎么进行教育了。教育是主导,拜不拜孔子是无所谓的,关键是怎么教育。《慈溪...
关键词:学记 社会层面 王安石 尊贤使能 慈溪县 王荆公 政教 
北宋学校教育的振兴与王荆公的学记文(上)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6期46-52,共7页朱刚 
我觉得在宁波讲王安石非常有意义。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他的很多改革思想形成于他早年在宁波担任地方官时期。就他的改革措施来说,可能更多是属于财政、军事方面的。财政、军事当然是他作为一个国家领导需要处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王安石 王荆公 富国强兵 地方官 改革家 教育 宁波 
博览
《支部建设》2024年第18期54-55,共2页
王安石:生活简朴勤政为民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一位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好官员,可谓是古代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司马光曾称赞王安石道:“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黄庭坚在《跋王荆公禅简》中赞叹:“予尝熟...
关键词:黄庭坚 王安石 勤政为民 司马光 王荆公 清正廉洁 简朴 平天下 
荆公与阳明——《学书札记》之七十八
《书法》2023年第7期140-141,共2页徐建融 
士人先器识、后文艺。器识者立德、立功,文艺则归于立言。单论书法,颜真卿、欧阳修、王安石、王阳明,都坚守“先器识、后文艺”之旨,但颜、欧的器识以儒学的正统为归,“思无邪,行无事”,所以余事、消日所为的书法,温良恭俭让,雍容而端庄...
关键词:思无邪 欧阳修 论书法 器识 求功 颜真卿 王安石 王阳明 
“王荆公体”艺术风格论
《汉字文化》2023年第11期55-57,共3页陈添 黄晓丹 
王安石是宋初重要诗人,其诗歌与“王荆公体”有密切联系,并有力参与了宋调的构建过程。文章认为“王荆公体”是指王安石诗歌具有句工、意新、浑成的独特艺术风格,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主旨新颖,思想性强,多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二是...
关键词:“王荆公体” 诗歌 艺术风格 
石榴花开
《班组天地》2023年第6期105-105,共1页梁晶晶 
煤矿工人村内不知什么时候种植了许多石榴树。才过立夏,石榴花如约绽放,远远望去,一簇簇的红,蕊珠如火。五月榴花照眼明。农历五月是石榴花开得最盛的季节,因这,农历五月又雅称“榴月”。北宋王荆公有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
关键词:石榴树 石榴花 煤矿工人 王荆公 农历 
王安石的二重性學統問題被引量:1
《中国文化》2023年第1期205-212,共8页朱漢民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宋學源流》(19ZDA028)。
王安石之學是宋學體系中一個特别類型,其學既是慶曆之后以性命之理爲核心的地域性學統,又是熙寧之後確立的以新政治理爲核心的官學化學統。以内聖外王之道解構王安石一生建構的學統,可以發現王學其實是兩個既有着密切關聯、又有着鮮明...
关键词:王安石 臨川之學 荆公新學 學統 
王安石对君子的知与行被引量:1
《走进孔子》2023年第2期67-75,共9页孙君恒 龚谈 
王荆公安石的君子观,是儒家君子观传承的重要环节。梁启超先生曾经这样高度赞扬王安石的君子德行:“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梁启超:《王安石传》)可是若论对其君子高论和行为的全面研究,学界至今仍有所欠缺。回顾我...
关键词:王安石 知与行 君子观 王荆公 梁启超先生 君子文化 新阐释 高风亮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