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散文

作品数:2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啸张颖陈啸邱晓明吉崇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文学(中)》《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散文语言的典范:京派散文的语言形象
《写作》2021年第6期36-45,共10页陈啸 
中央高校基金重点项目“南北文化视野下“京派”“海派”对峙格局打破后的转移、变异研究”(项目编号:CSZ21014)。
京派散文的语言是一种古今中外等多种语言资源融汇一体的狂欢化的语言形态,它以较为纯熟的现代汉语句式,融合感性与理性,以精英化独白等表现形式,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感性或理性、平淡与丰蕴、古典与现代的语言盛宴。它是古今中外、城市乡...
关键词:京派散文 语言形象 语言狂欢 
异声、变奏与对话——论京派散文家的人道主义观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61-67,共7页张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京派散文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研究(19YJC751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17YJC751012)。
作为第一代京派散文家的代表,周作人建立了人道主义理论,而他的理论中显然存在“救世”与“个人主义”的矛盾,这矛盾同属于其他京派散文家。京派作家向以严肃、自由的创作态度著称,京派的散文创作可以说是当时时代的“异声”。但1937年...
关键词:京派散文 周作人 沈从文 人道主义 
京派散文中的风景与观念
《许昌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张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京派散文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研究”(19YJC751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17YJC751012)。
京派的创作总体来说是"散文性"的,这当然不是要消弭散文与其他文类之间的界限,而毋宁说这是京派创作本质的一种体现。考察京派的散文及其部分散文化的小说,会发现作者大多嗜好描写乡土风景(自然的或风俗的),风景描写是他们在文明立场、...
关键词:京派散文 风景 文明 民族文化 文体 
存旧如新:京派散文艺术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0期5-8,共4页张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京派散文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9YJC751068)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编号:17YJC751012)阶段性成果。
人们通常将“京派”视为一个带有古典主义倾向的文学流派,这固然是有充分根据的,不过,我们应看到京派散文家理解的“古典”不仅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某些部分,且更多是“杂学”。另外,京派虽扎根传统,视野却是现代的,这表现为:思想上,与同...
关键词:京派散文 艺术 周作人 沈从文 汪曾祺 
京派散文与“魏晋风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9期65-73,共9页郑丽霞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派散文文体的古典资源研究”(批准号:19CZW048)的阶段性成果。
“魏晋风度”深深影响和滋养着京派散文创作。一、京派散文接续了魏晋“酒神”精神,塑造出醉酒的“陶渊明”与“放诞者”形象。二、京派散文引入六朝志怪“求仙”题材,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喻以及生命的焦虑。三、如同魏晋人士对人间万物的...
关键词:魏晋风度 京派散文 古典 现代 
吴伯箫与青岛
《书屋》2020年第2期31-33,共3页子张 
《羽书》是吴伯箫第一个正式出版的作品集,也是使他跻身于京派散文后起之秀,奠定文学史地位的标志性成果,1941年5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翌年1月桂林再版,1982年12月又由广东花城出版社重印。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处女集,作者吴伯...
关键词:吴伯箫 花城出版社 文学史地位 京派散文 文化生活出版社 标志性成果 
京派散文与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0期23-25,共3页张颖 沈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京派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研究”(编号:19YJC751068)阶段性成果
“现代散文”并非一个现成的概念,其萌芽、成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具体来说,周作人以其《美文》凸显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经由京派作家沈从文的提倡,何其芳等京派散文家对散文“艺术性”的经营,始明晰了文学性散文的文类边界,进而使之拥...
关键词:京派 散文 周作人 文体秩序 
浅析京派散文与言志派散文异同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1期19-20,共2页王雪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及对比研究的方法,以沈从文与周作人为例,分析京派散文与言志派散文的异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在文学本体的思想层面、散文理论的构建以及散文的情感表达层面等都存在异同。探究京派散文与言志派散文的异同有着很...
关键词:京派散文 言志派散文 异同 
学院文化的庄肃典雅:论1930年代北平学院文化对京派散文的影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11-124,共14页郑丽霞 
京派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离不开北平地域及其学院文化的深厚滋养和氤氲。五四新文化的积淀和北平文化的蓄积形成北平古都文化的厚重静穆的地域文化特质,这从空间地域层面影响着京派散文家。但是,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30年代北京众多学府蕴...
关键词:北平地域 学院文化 京派散文 “学院”体制 庄肃典雅 
京派散文传统在当代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刘秀珍 
当代台湾散文受到京派散文的深刻影响,其创作传承和发展了京派散文的创作主题、审美品格和艺术手法,但随着时代环境和文化思潮的变迁,其书写模式较传统京派散文又有了诸多变化,融入了新的质素。
关键词:京派散文 台湾当代散文 创作主题 审美品格 艺术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