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作家

作品数:196被引量:25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进才李蕾刘勇刘淑玲阎开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周作人民俗趣味与京派审美选择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179-183,共5页张永 
趣味是周作人文章中最常见的语汇。作为其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俗趣味既是作家审美的高度概括,也是文化心态的曲折流露。周作人的民俗趣味具有文学史意义,不仅影响了当时散文小品的审美取向,而且在小说题材与主题选择、审美意境营造、...
关键词:审美选择 京派作家 周作人 趣味 民俗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史意义 文化心态 
京派小说风格论被引量:10
《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132-147,共16页查振科 
京派小说风格论查振科京派小说是京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京派没有正式结社、明确的组织和刊物阵地等外在形态特征可供直接把握,但却有其它现象可以观察到流派意向:有一支大体稳定、风格相近的作家队伍;1936年《大公报》评...
关键词:沈从文 京派小说 京派作家 汪曾祺 悲剧意识 《莫须有先生传》 凌叔华 自传体小说 《边城》 京派文学 
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题材小说之比较被引量:14
《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17-28,共12页王爱松 
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题材小说之比较王爱松三十年代是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创作的黄金期。这时不仅出现了描绘现代都市生活的铁笔圣手,而且产生了堪称现代都市文学经典的长篇巨制,以新奇的现代技巧反映表现现代都市文明的较成...
关键词:都市题材小说 现代派 都市文学创作 京派作家 三十年代 左翼作家 穆时英 现代都市 都市生活 都市人 
论京派散文被引量:8
《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16-28,共13页范培松 
论京派散文范培松从二十年代末开始,在北京逐渐形成了一个松散的但却很有特色的作家群。沈从文对此曾作过如此描述:在争夺口号名词是非得失过程中,南方以上海为中心,已得到了个“杂文高于一切”的成就。……然而在北方,在所谓死沉...
关键词:沈从文 散文文体 京派作家 李广田 散文家 《湘行散记》 大文化 散文创作 周作人 中国现代散文 
师陀:徘徊于乡土抒情和都市心理写照之间被引量:8
《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85-94,共10页杨义 
从“看似京派”到“不是京派”1937年5月,《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结果揭晓,芦焚(即师陀)的短篇小说集《谷》和曹禺的剧本《日出》、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获奖。这是京派作家群借《大公报》
关键词:师陀 京派作家 宗法制 小说体式 乡土 都市文学 农村 大公报 沈从文 蒲公英 
苦涩的品鉴——读吴福辉《戴上枷锁的笑》兼及其它
《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154-156,160,共4页宗诚 
由本书著者,我想到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这样的一群:他们的青春年华,已经在漫长的艰辛黯淡的底层生活中消逝了。人到中年才开始学术生涯而成为卓有成绩的学者,几乎可以比拟为沙粒在蚌壳里磨滚成珍珠的过程。新时期伊始,当中国社会。
关键词:新时期 讽刺小说 张天翼 现代文学 钱钟书 京派作家 文学现象 研究领域 人到中年 学术生涯 
树荫下的语言——京派作家研究之一被引量:12
《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91-99,157,共10页蒋京宁 
关于作家作品研究,不少同志都主张:研究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研究对象。这是值得重视的。本期发表的蒋京宁的《树荫下的语言》,似乎就是出于这样的自觉意识。她从现代文学史上京派作家的特点出发,借鉴、吸收了某些新的批评方法,在分析京派...
关键词:京派作家 沈从文 何其芳 作品 树荫 现代文学史 李健吾 废名 语言 文人画 
论萧乾的创作道路
《文学评论》1984年第5期91-101,共11页鲍霁 
萧乾,作为一位现代文学史上饶有特色的小说和散文特写作家,其创作成就和走过的道路,是值得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称萧乾为现代文坛的“文学奇才”。所谓“才”者,是一般对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推崇,那“奇”呢?他没有专门解释...
关键词:萧乾 创作道路 京派作家 特写 短篇小说 作者 描写 三十年代 作品 小说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