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类型

作品数:115被引量:36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伟强张继焦巴战龙陈光良蒋立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易地扶贫搬迁小镇经济文化类型的转型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6期168-174,共7页李少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2001);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现状和保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CZZD17)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通过对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回顾,认为“原生态型”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解释力已显得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可以借用“经济文化类型”的概念和研究思路,结合田野调查,探索一套“现代型”的理论方法。文章基于这一理论基础...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小镇 经济文化类型 转型发展 贵州省 
近百年来中国生态民族学理论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7-126,共10页祁进玉 陈晓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族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15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初期,伴随着西方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的诞生,生态民族学理论从西方传入中国,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民族学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特征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总结我国生态民族学...
关键词:生态民族学 经济文化类型 文化多样性 生态文明 
从单一型到多元化:傈僳族经济文化类型之嬗变——兼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省边境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被引量: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5-71,共7页李智环 曾小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边境口岸资料收集及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7ZDA1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傈僳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属于单一的游耕游猎型。此种状况与该民族历史上没有间断过的迁徙活动关系密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民族整体进入到了定居的生活状态,特别是近20多年来,他们的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改变...
关键词:傈僳族 经济文化类型 嬗变 一带一路 
北魏经济文化类型转变研究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20年第11期126-129,共4页王建敏 赵敏 
山西大同大学校级一般项目“北魏民族政策研究”(编号:2019K44)阶段性研究成果。
拓跋鲜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通过数百年的南下迁徙,在中国北方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在这个过程中,拓跋鲜卑族的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拓跋鲜卑族在由大鲜卑山向南迁徙,摆脱自然环境桎梏的同时,又受到迁入地环境的影响,其经济...
关键词:北魏 拓跋鲜卑 经济文化类型 转变 
任国英教授访谈记被引量:2
《三峡论坛》2020年第1期102-110,共9页张姗 任国英 
此次访谈,任国英教授讲述了其开展生态人类学研究,开设生态人类学课程的契机与经历,介绍了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总结了生态人类学在俄罗斯、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不同发展路径与特点。任国英教授结合自身在内蒙古地区开展的...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经济文化类型 地方性知识 
从个人学术历程看中国生态人类学发展——杨圣敏教授访谈记(上)
《三峡论坛》2019年第5期105-111,共7页翟淑平 杨圣敏 
这部分访谈稿记述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杨圣敏先生关于生态人类学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思考与见解。在访谈中,杨先生回顾了个人的学术经历,从学科史的角度简述了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 地理学派 经济文化类型 干旱区文化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学术图谱与当代际遇被引量:4
《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35-44,共10页巫达 王广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中国软实力研究”(编号:14JJD850004);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编号:18A04S1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旨在梳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产生背景、创建过程以及主要观点。作为一种有别于用语言系统区分族群的方法,该理论提出之初是为了应对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文化模式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建设的推进与社会转型的深入,中国的经济...
关键词:林耀华 经济文化类型 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经济人类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经济人类学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39-147,共9页郑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对农民代际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BMZ117)
中国的经济人类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初始阶段,便在结构—功能方法的本土化中确立了人类学根基,产生了重视本土经验与当下实践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学说;当时对政治经济学的过度倚重,使...
关键词:经济人类学 结构-功能方法 经济文化类型 民族经济学 中国化 
“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返乡创业就业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被引量:10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31-136,共6页张继焦 宋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子项目"广东连南(瑶族)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2016MZSCX-DC010)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发生了巨大转变。带有反刍性质的返乡创业就业对家乡产生了显著影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经济结构转型上,返乡创业就业者从原来从事传统农业...
关键词:民族地区 返乡创业就业 经济文化类型 连南县 
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与蒙古族教育——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被引量:1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15-20,共6页阿拉塔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建设工程项目;社科规划特别项目"阿拉善盟蒙古族教育变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MZWHD2014-037)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阿拉善蒙古族人口流向城镇,成为城镇居民,从而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但是,在进入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过程中,阿拉善盟蒙古族的教育意识和教育需求发生了变化,进而给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从阿拉善盟蒙古...
关键词:蒙古族 经济文化类型 蒙古族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