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

作品数:44被引量:24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哈尼族苗族仪式少数民族经济人类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档案学通讯》《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民族》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学视野下共享经济运作的信任机制探析被引量: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0-50,共11页郑宇 高源 
2021年度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当代共享经济可划分为表达型、互利型与获益型三大类型。其中,表达型的信任构筑于泛熟人关系基础之上,互利型的信任由平衡获利的市场经济原则来确立,而获益型的信任则主要由权威性资本所构建。三种当代共享经济信...
关键词:共享经济 泛熟人关系 互联网 信任 机制 
数字劳动、礼物交换与网络消费——中国网络直播经济研究反思被引量:7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93-101,共9页郑宇 杨素 
2020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云南参与‘双循环’新格局构建对策研究”;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云南勐海镇少数民族茶商的直播民族志研究”(2021Y017)。
近年来,中国学者主要围绕网络直播的文化形态、亲密关系、情感劳动、直播主体、带货营销等主题展开讨论。从经济视角出发,网络直播的研究囊括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重要环节,并且聚焦数字劳动的生产与分配、互动交往中的礼物交换...
关键词:直播经济 数字劳动 礼物交换 网络消费 民族志 
“佐米亚”理论预设反思与方法论批判——西方文化中心论遮蔽下的《逃避统治的艺术》被引量:1
《世界民族》2021年第4期15-27,共13页郑宇 张梦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对农民代际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BMZ117)的阶段性成果。
斯科特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一书中运用了可视为人类学学科标识的整体论、互动论和比较方法,倡导反中心主义、反进化论观念,并通过系统论证,试图提炼出阐明高地族群逃避国家统治的策略性及合理性的一种"佐米亚"理论。然而该书却在深层...
关键词:佐米亚 斯科特 西方文化中心论 理论预设 方法论 
边界互动:族性塑造机制探析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64-71,共8页郑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对农民代际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17BMZ117)。
从边界互动视角出发检视,习俗、集体记忆、语言、宗教等族性表征便不再稳定、持久地附着于族群之上,而是展现为在多重边界互动中的不断生成、重构和流变的过程性存在。在把族性看作一种主客对象性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边界互动应...
关键词:族性 表征 边界互动 族群 塑造机制 
当前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突显问题解析被引量:1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7,共7页郑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协作组织的经济功能转型与提升研究”(16XJA850001)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表现为经济总量稳中有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收入与消费水平提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尤其是出现了以传统主导产业、旅游业、对外贸易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历史传统、民族资源与跨境区域优势...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 民族经济 产业结构 特色产业 优势产业 
经济民族学学科构建刍议被引量:4
《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45-53,共9页郑宇 杨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协作组织的经济功能转型与提升研究”(编号:16XJA850001)的阶段性成果;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资助
经济民族学立足民族学学科本位,聚焦经济的民族表征与民族的经济构建,即从民族的角度探析经济的运作机制,从经济的维度阐释民族的构建与演化,在对既有理论的批判性运用、学科理论体系的探索以及系列民族志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门具...
关键词:经济民族学 经济人类学 民族学 民族经济 学科构建 
批判性承袭与拓展:海外经济人类学的新进展被引量: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4-90,共7页郑宇 韩伯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协作组织的经济功能转型与提升研究"(16XJA850001);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近20年来,海外经济人类学致力于挖掘礼物的"阴暗面"、揭示当代"混合生计"结构、对发展与货币等的再反思,并不断开拓灾难、能源与技术等新兴研究领域。学科的新进展体现了批判性继承学科经典命题与探析当前世界重大经济事项,以及理论方...
关键词:经济人类学 混合经济 批判性 跨学科 
经济人类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经济人类学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139-147,共9页郑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历程对农民代际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BMZ117)
中国的经济人类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初始阶段,便在结构—功能方法的本土化中确立了人类学根基,产生了重视本土经验与当下实践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学说;当时对政治经济学的过度倚重,使...
关键词:经济人类学 结构-功能方法 经济文化类型 民族经济学 中国化 
人类学视野中的难侨经济适应机制探究——以云南省甘庄苗族难侨为例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9-26,共8页郑宇 胡梦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协作组织的经济功能转型与提升研究"(16XJA850001);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项目"云南甘庄华侨农场越南难侨的经济生活转型调查研究"(15BZQK111)阶段性成果
甘庄苗族难侨较为成功的发展经历表明,他们的经济适应机制是以制度供给为前提、以资源支撑为基础、以族群主体性为核心共同构成的。三者之间的耦合方式与程度,决定了难侨经济生活的适应水平。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特定语境中,它们通过...
关键词:苗族 难侨 农场 经济适应机制 主体性 
哈尼族丧礼中“哈巴惹”的戏剧特征探析被引量:3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曾静 郑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原始形态戏剧的文化生态学研究"(14YJC760078);云南省教育厅项目"云南哈尼族‘哈巴惹’吟唱艺术的戏剧性特征研究"(2013Y209)
哈尼族丧礼中的"哈巴惹"具备诗、歌、观演、剧场等核心戏剧要素,在多重文化功能交织的剧场空间中,一方面,艺人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模拟、扮演、程式技巧等,再现了史诗经典片段;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人物的代言催生了激烈的竞技表演,打破了...
关键词:哈尼哈巴 口头艺术 戏剧 竞技 表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