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形态研究

作品数:38被引量:36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巍陈星灿艾琳李润权严文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地理》《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运河通州段运河聚落形态研究
《华中建筑》2025年第4期164-168,共5页史英霞 陈羽 李香鹊 杨芳绒 
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河南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研究”(编号:2023ZT043);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空间整合视域下沿黄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编号:SKL-2024-2517)。
通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通州段运河聚落形态也有其独特性。研究从通州城区、乡镇及乡村聚落三个层面对聚落形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历史及如今的聚落形态特征,并运用GIS中的核密度工具分析运河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通州运...
关键词:大运河 通州 运河聚落 形态 肌理 
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研究
《江汉考古》2024年第6期98-106,共9页王良智 
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聚落数量众多,文化发展连贯。使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聚落数量与规模、聚落空间位置等信息,我们发现地貌、气候等环境因素并非影响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宏观聚落形态与微观聚落形态研究相互验...
关键词:澧阳平原 新石器时代 聚落形态 
聚集与流动:秦汉“葆”类聚落形态研究
《军事历史》2024年第4期18-29,M0003,共13页朱雨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出简牍与秦汉功劳制度研究”(23BZS018)的阶段性成果
“葆”是出于军事需求,利用行政手段并依据自然地形人为围筑而成的聚落。秦代的“葆”散存于关隘险塞处,依托大型城邑而建,外围修筑城防设施,内部建有屋舍,其分散式布局是规划时的刻意为之,“散居不散管”。汉代,加强边防的现实需求促...
关键词:聚落 秦汉时期 葆宫 葆塞 
西双版纳傣族聚落形态研究及更新模式初探——以磨憨镇尚冈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为例
《云南建筑》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赵航疆 杨智雄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大以来,乡村建设全面提速,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布《云南省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规划》,提出的“用三...
关键词:边境幸福村建设 乡村振兴 傣族聚落 传统民居 
沁河流域中上游区段市镇聚落形态研究
《华中建筑》2023年第7期60-65,共6页孙小鹏 
沁河流域干支流凝聚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对其选择和利用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和人居环境的空间结构主导了物资集聚和流转,生发出流域特征下的市镇聚落的空间格局与形态特征。该文针对清末沁河流域中上游区段30个市镇聚落开展研究,在清末地区...
关键词:沁河流域 市镇聚落 聚落形态 街市结构 
明清时期西江流域军事防御型聚落形态研究被引量:2
《工业建筑》2023年第5期65-72,共8页周彝馨 吕唐军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A1515011819);广东省普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重点领域专项(2019KZDZX201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大典(2023G2DD03)。
明清时期,西江流域虽远离中原的政治中心,却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明代开始建设了大量的军事防御型聚落,这些聚落既具有符合防御原理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与西南地区水系密切相关的乡土聚落个性。以类型学和比较方法研究该类型聚落,总结...
关键词:明清时期 西江流域 军事防御型聚落 防御形态 
厦门湾海洋性聚落形态研究的思考
《黑河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168-169,174,共3页胡璟 王绍森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九龙江下游两岸港市聚落形态及文化遗产研究”(FJ2018B09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厦门湾港市聚落形态演变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20J01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论的现代闽台地域建筑设计方法提升研究”(E080101)。
通过界定厦门湾海洋性聚落研究的范畴,回顾人居环境领域对聚落形态的研究历程和基础,重点梳理闽南地域范围内的聚落形态研究现状,并拓展到厦门湾周边区域相关研究内容。归纳当前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以海洋社会人文视角聚焦厦门湾海洋...
关键词:厦门湾 海洋性 聚落形态 
基于CSSCI的中国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知识图谱分析被引量:36
《经济地理》2021年第4期148-157,共10页肖罗 魏春雨 
对乡村聚落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9年的597篇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绘制出研究的关键词、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总结乡村聚落形态...
关键词:乡村聚落 聚落形态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城镇化 景观基因 乡村振兴战略 
裴李岗文化聚落形态研究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198-203,共6页陈雪飞 
《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研究--裴李岗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资助。
对考古学文化聚落形态的研究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史前聚落考古的研究多集中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对裴李岗文化的聚落研究较少,且多就单个遗址的聚落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在对聚落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关键词:裴李岗文化 聚落形态 
马家浜文化聚落形态研究被引量:2
《东南文化》2020年第5期85-94,共10页郑铎 
马家浜文化早期居址以干栏式为主,晚期以土木混合结构的地面式建筑为主要形式。房屋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建筑技术尤其是木构件制作颇为先进。聚落中的生活设施包括水井和户外活动场地;生产设施包括制造场、水稻田和养殖坑,反映了马家浜...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 聚落形态 居址建筑 祭祀遗存 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