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菌素

作品数:150被引量:23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绪正张继瑜李剑勇高玉红宋铭忻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抗生素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多拉菌素有机杂质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3年第8期900-911,共12页金鑫 秦娜 范思洋 杨玉雷 郭雅俊 
目的分离与鉴定多拉菌素中有机杂质,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多拉菌素中有机杂质进行分离制备,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杂质结构。结果经制备液相分离得到5个主要杂质,经核磁共振光...
关键词:多拉菌素 分离制备 杂质 结构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核磁共振 
培养基优化设计提升多拉菌素生物发酵水平被引量: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0年第11期1121-1132,共12页赵明霞 栗波 蔡子豪 薛佳韵 王泽建 梁剑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ZX07402003)。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多拉菌素生产菌的发酵培养基。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正效应因子;接着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确定了黄豆饼粉、麦芽糊精和MgSO4是影响多拉菌素产量的显著因素;然后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分别找到3个因素的合理浓度...
关键词:响应面 多拉菌素 培养基优化 发酵 
响应面法优化阿维链霉菌生产多拉菌素的培养基(英文)被引量:5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年第9期1041-1047,共7页杨世红 韩伟 张晓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2006AA10A208-1)
运用统计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优化阿维链霉菌XJ-8-115产多拉菌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PBD)评价了8种原料组分对多拉菌素生产的影响,再采用最陡爬坡法确定培养基组成的最佳区域,最后以3因素5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C...
关键词:响应面法 阿维链霉菌 多拉菌素 发酵 培养基优化 
陶瓷膜法提取多拉菌素的研究被引量:4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年第9期775-779,共5页潘剑 陶云国 
本文研究了陶瓷膜技术在多拉菌素提取中的应用。以发酵液作为料液,优化后的传统工艺收率达96.3%,甲醇提取次数2次,每次3BV(质量比,相对于发酵液,以下皆同)添加用量;优化后的陶瓷膜工艺收率达97.5%,膜面流速5m/s,温度小于45℃,采用阶段...
关键词:陶瓷膜 多拉菌素 提取 
利用合成多位点突变aveC*基因提高多拉菌素工业菌株中有效活性组份的含量被引量:1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年第8期574-578,共5页路志群 党福军 夏海洋 覃重军 
科技部863项目(2012AA022100;2012AA02170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EW-G-13)
目的合成多位点突变的aveC*基因用于提高除虫链霉菌工业菌株产生多拉菌素(CHC-B1)组份的含量。方法利用相互重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合成多位点突变的aveC*基因。利用PCR打靶技术获得aveC*基因发生置换的突变株。结果用32条引物进行PCR扩...
关键词:除虫链霉菌 aveC*基因 多拉菌素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液中多拉菌素的脱色工艺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年第12期912-916,942,共6页邹泽先 张晓琳 陈新 韩伟 汪洋 
国家"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生物兽药新产品研究和创制"(NO.2006AA10A208-1)
目的研究多拉菌素发酵提取液的脱色工艺,简化后续提取过程及提高多拉菌素成品的质量。方法用UV检测发酵液的脱色率,以HPLC检测多拉菌素的损失率,以脱色率和损失率考察活性炭对多拉菌素发酵提取液的脱色效果。先以单因素实验确定因素水...
关键词:多拉菌素 发酵液 脱色工艺 响应面法 
前体对多拉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年第11期829-832,共4页杨世红 李能威 郭伟群 韩伟 陈新 张晓琳 
国家"863"计划(2006AA10A208-1)资助项目
目的通过研究前体对多拉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寻找提高多拉菌素发酵产量的有效方法。方法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前体对多拉菌素生物合成的作用,以及有效前体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结果丙酸钠是多拉菌素合成的最佳前体,在发酵96h时添加0...
关键词:多拉菌素 阿维链霉菌 发酵 前体 
几种调控基因对除虫链霉菌工业生产株的抗生素效价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第9期525-528,共4页夏海洋 张亮 陈威华 胡敏杰 沈美娟 杨长举 黄隽 王海彬 覃重军 
国家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30170019;30270030;30325003;0202ZA14096)。
在模式链霉菌(如天蓝色链霉菌和变铅青链霉菌)中导入许多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基因可以大幅度提高抗生素的含量。本文报道利用链霉菌的整合质粒克隆几种已知的调控基因,并通过接合转移从大肠埃希菌中导入产生avermectin和多拉菌素的除...
关键词:调控基因 AVERMECTIN 多拉菌素 工业生产菌株 抗生素发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