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成分

作品数:348被引量:169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亢世勇何伟陆俭明袁毓林周明海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赣语新余方言“X人”式形容词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7年第2期54-57,共4页温爱华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余方言形容词研究"(项目编号15YY19)成果
“X人”作为一种存在于普通话和湘、晋、客家、赣、闽、粤等方言中的语言结构,如迷人、晒人、哽人、挤人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X人”为词而非词组,如胡双宝(1984),罗昕如(2006),张小柳(2010),夏俐萍(2016...
关键词:赣语 方言研究 语义指向 非词 刘瑞明 崔振华 语言结构 程度副词 句法成分 句法功能 
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动量短语的偏误分析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2年第6期30-31,共2页车慧 
动量短语是汉语常见的短语,它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不是单一的,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状语、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韩国留学生在学习动量短语时,往往在补语环节中出错较多。本文以收集的真实语料为研究对象,归纳出韩...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动量短语 学习汉语 偏误分析 句法成分 教学过程 对外汉语 真实语料 
论后附标记“者”
《汉字文化》2008年第3期38-43,共6页段沫 
1.前言 不论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者”都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总是以后附于某个成分的形式出现。语言事实是客观的,但由于前人研究中各家语法体系不同,对“者”的词性、功能等看法存在差异。
关键词:“者” 标记 句法成分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事实 语法体系 存在差异 
词类三问
《汉字文化》1995年第4期19-21,44,共4页李臻怡 
汉语词类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本文认为不按汉语特点,不问前提,不作对比,盲目地因袭模仿的“语法体系”,只会离汉语语料、语感越来越远,其实用价值也不会大。回顾词类研究的历史,正反映了以上观点。又欲仿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
关键词:语法功能 汉语词类 词的兼类 句法成分 汉语语法特点 分词 《中国语文》 现代汉语 吕叔湘 《新著国语文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