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小说

作品数:101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长亭杜明业刘建王进李文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康拉德小说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外国文学》2024年第5期124-135,共12页李长亭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英国维多利亚文学殖民谱系研究”(2022BWX018);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英美现代文学研究”(2022-CXTD-04)。
康拉德的很多作品都弥漫着政治经济元素,形成了比较明晰的政治经济学谱系。在康拉德看来,政治势力是作品人物挥之不去的梦魇,相伴而生的则是各种各样的经济因素影响,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往往使人堕入人性恶的渊薮。这些现象在《黑暗的心》...
关键词:康拉德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批判 
康拉德小说《台风》中的空间书写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21期57-60,共4页刘美廷 
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他有二十余年的海上生涯,在此期间,他曾周游世界各地,积累了丰富的海上航行经验,并以此为创作中心,写下许多海洋冒险小说,《台风》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小说《台风》的空间书写入手,解读了社会空间的对...
关键词:康拉德 《台风》 空间书写 
康拉德小说中的“替罪羊”形象解读——以《在西方的注视下》和《秘密特工》两部小说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6期153-155,共3页黄诗慧 王钢 
《在西方的注视下》和《秘密特工》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政治小说的代表作。作家通过描写小说主人公拉祖莫夫和斯蒂夫所面临的文化与社会危机,凸显出“替罪羊”遭遇苦难的悲惨命运,以此作为西方现实社会中蒙受冤屈群体的投影。康拉...
关键词:康拉德 “替罪羊”形象 《在西方的注视下》 《秘密特工》 
忧郁论视域下康拉德小说的“阴影”书写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05-114,共10页周小川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拉德小说民族精神共同体的精神内涵研究”(2021SJA125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库柏小说中的‘共同体’意识研究”(20CWW007)。
忧郁从弗洛伊德的精神病态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表征哀悼疗愈的文化视角,它展现了主体拒绝替代物以维持原有客体依恋的文化形态,并以阴影的形式体现在主体的叙事当中。弗洛伊德提出的“哀悼与忧郁”心理认知机制在康拉德小说的“阴影”书...
关键词:康拉德小说 “哀悼与忧郁” “阴影”书写 怀旧视野 未来视野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78-92,共15页李长亭 
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家风思想观照下的英美文学家庭伦理研究"(2021-JCZD-15);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河南省英语师范生多元能力培养研究"(2020-JSJYYB-44)的阶段性成果。
康拉德的许多小说都存在着对真实的焦虑。小说中的女性理智上相信真实的存在及达至真实的可能性,但在情感上却不愿面对真实,从而暴露出她们对真实的渴望与焦虑。康拉德特有的叙事策略充分展现出叙事的不可靠性和语言的多义性,使主体始...
关键词:康拉德 真实 叙事策略 焦虑 
康拉德小说中“我们的一员”的文化含义辨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第2期66-78,共13页李文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化批评视角下的约瑟夫·康拉德研究”(11XWW006)阶段性成果。
在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中,"我们的一员"和"我们的人"这样的话语反复出现,作者似乎在强调一种特别的文化身份与归属。通过梳理作者的文化经历和作品中的各种文化关系,不难发现,诸如"我们的一员"等类似的表达,事实上是一种划分族群、划...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文化 种族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 
康拉德小说中的多元混杂性探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11-114,共4页赵君仡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文学创作颠覆了英国的文学传统,拓展了英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视域。康拉德超越和突破了历史文化的束缚,在文学作品中投射出的文化、身份、时空交错等多元混杂性与霍米·巴巴"第三空间"想要表述的混杂性理...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混杂性 文化 身份 时空 
康拉德小说中的道德反思——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经济师》2021年第9期203-204,共2页马越 
2021年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弗朗西斯·伯尼小说中的仁爱思想研究(编号:YJSCX2021-166HLJU)。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颇重要的地位。这部小说写于1899年,是以康拉德的刚果之行为主要依据而作。康拉德于1890年在非洲之行的所见所闻使他深受震动,他开始怀疑在新发现的国度里正进行着的探险和贸...
关键词:《黑暗的心》 后殖民批评 东方主义 他者化 
《象牙门》里的“阅读”之喻与康拉德小说的主题互文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65-75,158,共12页王丽亚 
德拉布尔的《象牙之门》以两位主人公东南亚之行为情节构架,借人物视角展示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社会动荡。围绕旅行展开的情节进程,评论界关注作品的写实成分,忽视德拉布尔借人物阅读行为与康拉德小说构建的互文主题及其历史隐喻...
关键词:《象牙门》 康拉德小说 模拟读者 互文性 二义双关主题 
破折号与德里达式的"不可译之译"--以康拉德小说《在西方的注视下》三个中译本为例
《长江学术》2021年第2期67-75,共9页涂险峰 蔡玮 
德里达式解构翻译理论强调"不可译性",而解构理论对于二元对立的消解也意味着"不可译/可译"之二元论模式的消解。"不可译性"既是文学翻译的基本属性,也是评价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的"不是标准的标准"。破折号之类的书写记号典型地传达了...
关键词:《在西方的注视下》康拉德 解构翻译 “不可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