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穗发芽性

作品数:18被引量:12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蔡士宾方先文朱伟吴兆苏蒋国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江苏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抗穗发芽种质筛选与新品系的抗穗发芽性鉴定被引量:10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于春泉 阮仁武 余国东 张世平 宗学凤 张建奎 
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对2007-2008年度国家冬小麦(长江上游组)区域试验和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系、部分自育新品系及种质资源,在成熟收获后测定其籽粒发芽率、种子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邻苯二酚种皮染色值.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间籽粒发芽率、多酚...
关键词:小麦 穗发芽 多酚氧化酶 
三项农业标准通过农业部审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第1期139-139,共1页朱志华 
关键词:农业标准 农业部 审定 作物种质资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黄酮含量 抗穗发芽性 技术规程 
河南省小麦品种(系)抗穗发芽性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25-26,共2页薛香 茹振钢 欧行奇 马国才 
河南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对河南 12 个小麦品种(系)和 2 个红皮小麦对照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表明:红皮小麦种子的休眠期最长,抗穗发芽特性最强;白皮品种之间种子休眠和抗穗发芽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豫麦 54、豫麦 18、矮多晚的穗发芽率在 2% ...
关键词:小麦品种 抗穗发芽 穗发芽 河南 
黄淮地区小麦品种(系)抗穗发芽性的研究被引量:16
《麦类作物》1999年第3期8-10,共3页薛香 茹振钢 郜庆炉 
河南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1997~1998年度对黄淮地区的14个小麦优良品种(系)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红皮品种小麦种子休眠期最长、抗穗发芽性最强,白皮品种之间种子休眠特性与抗穗发芽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豫麦54、豫麦18、矮多晚...
关键词:小麦 抗穗发芽 黄淮地区 品种 育种 
江苏省白皮小麦地方品种抗穗发芽性的研究被引量:12
《江苏农业学报》1999年第1期7-11,共5页蔡士宾 曹旸 方先文 
国家攻关项目(96-014-01-02);江苏省重点攻关项目
1994~1997年选用原产江苏的49份白皮地方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周转箱保湿法进行抗穗发芽性筛选鉴定,每年保留穗发芽率在5%以下的材料进行复鉴。筛选出11个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的白皮地方品种,其抗性不仅明显强于国内...
关键词:小麦 地方品种 抗穗发芽性 
小麦白粒种质资源抗穗发芽性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作物学报》1998年第4期491-496,共6页蒋国梁 陈兆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育种攻关;农业部重点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用我国抗穗发芽性显著不同的21个白粒小麦品种(系)及1个红皮品系为材料,分别配成5×6、4×7和7×5三套NCⅡ交配设计,以穗发芽率为指标对杂种F_1及亲本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亦显著或极显著,基...
关键词:小麦 育种 白粒种质 穗发芽抗性 配合力 
小麦矮秆系ND29的抗穗发芽性研究被引量:1
《江苏农业学报》1997年第4期199-201,共3页蔡士宾 赵寅槐 朱伟 方先文 
江苏省重点攻关项目
对携Rht3基因的小麦矮秆系ND29进行了连续5年的整穗发芽鉴定,结果显示,其抗穗发芽性强而稳定。剥粒发芽试验结果表明,ND29的休眠程度较深,ND29/泰山1号的杂种F2群体穗发芽鉴定结果显示,花后50天ND29的...
关键词:小麦 抗穗发芽 休眠 Rht3基因 杂交育种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遗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1-6,共6页陈兆夏 蒋国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重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小麦白粒品种抗穗发芽性具有明显的倾母现象,28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穗发芽率差异显著。不抗×抗和抗×不抗两组杂交组合F1、F2的抗穗发芽性表明,F1代的母体效应在F2仍能得到保持,抗穗发芽性遗传可能具有倾母遗传特点。...
关键词:小麦 白粒种质 抗穗发芽性 遗传 
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1
《江苏农业科学》1997年第1期22-25,共4页蔡士宾 曹阳 朱伟 
用NCII设计,对4个抗穗发芽亲本和3个易穗发芽亲本配制含正反交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开花后35天用整穗保湿法鉴定其F1的穗发芽率,同时测定开花期、株高、主穗粒数和千嵙V亍=峁砻鳎钚宰凑唇徊钜觳幌灾话闩...
关键词:小麦 抗穗发芽性 配合力 农艺性状 
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研究被引量:7
《种子》1996年第6期33-34,共2页何萍 冯宗云 张静 
从品种本身原因综述了小麦抗穗发芽性的机理与遗传,认为籽粒低的α-淀粉酶活性、小的籽粒吸水速率、低的GA3含量及颖壳(种子)中发芽抑制物是小麦抗穗发芽性的主要机理。前二者直接影响穗之发芽性。品种的形态结构对抗穗发芽性起修饰...
关键词:小麦 抗穗发芽性 机理 遗传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