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植株

作品数:31被引量:14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发棣陈素梅房伟民蒋甲福梁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农药》《潍坊学院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辽宁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被菊‘紫妍’IPT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2024年第2期7-10,共4页高松 
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PT基因转入到地被菊‘紫妍’中,并确立了最优遗传转化体系。具体操作为:将地被菊‘紫妍’的叶片在无菌条件下剪成0.5 cm×0.5 cm的小叶,在MS+6-BA 2.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上预培养2 d,置于OD 600浓度为0....
关键词:地被菊‘紫妍’ IPT基因 遗传转化 抗性植株 
番茄再生体系优化以及ProDH干扰载体的遗传转化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第21期125-131,共7页王美玲 吴巧玲 张喜春 
科技部“中俄主要蔬菜基因资源多样化比较研究”(2011DFR31180-3)
为了进一步对番茄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筛出最优体系,同时将ProDH干扰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抗生素筛选获得再生植株。以‘耐运2000’和‘O-33-1’番茄品种的下胚轴和子叶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加入1.0、2.0、3.0mg/L的6-BA和0.1、...
关键词:番茄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抗性植株 
高考遗传题能力考查动向分析
《教学考试》2019年第15期11-12,共2页朱昌旺 
对于基因的相互作用,学生首先想到的可能是'9∶3∶3∶1'的变形。但由于教师们对此类题型及其变式研究较多,并在高中教学中会引导学生针对此内容进行详细的训练,故基因的相互作用这一知识点不能再起到很好的选拔作用,因此在最近的高考考...
关键词:子代表现型 整合情况 目的基因 常染色体 基因编码 哺乳动物 自由组合定律 能力考查 抗性植株 等位基因 
2015年剑麻产业发展报告及形势预测被引量:13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年第8期26-30,共5页汪佳滨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现在主要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种植,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占世界硬质纤维产量的2/3。中国于1901年引入剑麻种植。剑麻纤维以坚韧耐磨、质地刚柔、富有弹性、低温下不会硬化脆断、不霉变...
关键词:纤维产量 形势预测 麻纤维 脆断 产业发展报告 产业带建设 栽培技术 抗性植株 销售一体化 资源约束 
ProDH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26期78-83,共6页赵敬一 罗丹 张喜春 
科技部"中俄主要蔬菜基因资源多样化比较研究"(2011DFR31180-3)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ProDH基因反义表达载体分别导入番茄品种‘耐运2000’和烟草中,建立并优化了番茄子叶再生体系。同时采用操作简单、再生周期短、转化效率较高的烟草进行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试验获得49个烟草抗性芽和177个...
关键词:番茄 再生植株 表达载体 转化 抗性植株 
更正声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年第6期1194-1194,共1页
本刊2015年第34卷第5期目录第3页'壳聚糖复合全基因组测序在医学应用进展'更正为'全基因组测序在医学应用进展'。第921页图7图注,中文更正为'注:A:野生型烟草;B:GUS染色呈阳性的转基因抗性植株',英文更正为'Note:A:Wildtype leaf;B:Tran...
关键词:特此声明 全基因组测序 抗性植株 医学应用 卷第 野生型 
小麦导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4900-4901,共2页张彬 马建军 贾栋 石云鹭 高志强 丁在松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08017)
[目的]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临优145。[方法]利用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以普通小麦临优145为材料,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导入小麦胚性愈伤组织中,用含潮霉素(hyg)的筛选培养基连续筛选...
关键词:小麦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抗性植株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及其治理
《河北农业》2007年第5期22-23,共2页刘光涛 刘立芹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虽不如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那样普遍与突出,但随着杀菌剂使用量的增加,其抗性也明显的暴露出来了。如防治稻瘟病的异稻瘟静和灭瘟灵分别于1968年与1974年推广使用,但前者于1973年、后者于1980年就产生了抗...
关键词:抗性植株 植物病原菌 杀菌剂 治理 推广使用 间隔时间 稻瘟病 杀虫剂 
美国研究者发现新的抗草甘膦杂草
《国际化工信息》2006年第12期19-19,共1页胡笑形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已经证实在美国第六种,在世界第九种抗草甘膦杂草的存在。田间试验已经证实,高水麻(Amaranthus tuberculatus)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较早的温室试验。据密苏里大学杂草科学家Kevin Bradley称,这些抗性植株是在1...
关键词:抗草甘膦 杂草 美国 抗性植株 田间试验 大豆田 温室试验 作物轮作 
抗除草剂作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被引量:12
《世界农药》2006年第2期1-4,共4页苏少泉 
1.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 从1970年发现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对均一三氮苯除草剂的抗性后不久,人们开始注意作物对除草剂的抗性,其后不久用传统育种方法选育成功第一个抗均一三氮苯除草剂油菜品种:“OAC Triton”并于1980...
关键词:抗除草剂作物 TRITON 抗性植株 油菜品种 大豆品种 咪唑啉酮类 育种方法 组织培养 天然群落 千里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