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学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孔祥成杜学霞盛邦和田亮胡逢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抗战史料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学术月刊》《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地教育委员会与抗战史学被引量:2
《历史教学问题》2020年第5期3-12,165,共11页胡逢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史地教育委员会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的一个专业咨询委员会,其宗旨在推进当时学校和整个社会的爱国主义史地教育,更好激发国民的保家卫国精神。本文搜罗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对该会的设置及围绕前述宗旨展开的诸项工作和得失做了...
关键词:史地教育委员会 抗战 史学运行制度 学科建设 
从回忆抗战到研究抗战——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朱春龙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中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刘大年晚年10余载主要致力于抗战史的回忆与研究。他的抗战史学研究是在当下现实动机与学术动机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成就主要表现为:在回忆抗战方面,他对抗战活资料有倡导与整理之功,并...
关键词:刘大年 抗战史学 活资料 理论体系 
从回忆到研究——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
《抗战史料研究》2013年第2期166-171,共6页朱春龙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学中重要马克思主义学者,刘大年晚年10多年主要贡献于抗战史回忆与研究之中。他的这一抗战史学研究是在现实动机与学术动机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他的这一研究成就主要在两方面:在回忆抗战方面,他对抗战活资料有倡导...
关键词:刘大年 抗战史学 回忆抗战 研究抗战 主要意义 
抗战史学与民族精神——作为抗战文化的史学及其历史贡献被引量:7
《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107-132,共26页田亮 
作为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的中国史学受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在培育国民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抗战精神等方面为民族抗战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尽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抗战史学依然取得很高的学术成就;当然由于...
关键词:民族主义 抗战时期 史学思想 民族精神 
抗战时期三大区域抗战史学概况简述
《理论界》2007年第11期177-178,共2页赵亮 杜学霞 
1940年是中国抗战史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土地上形成了三大区域的抗战史学,即国统区抗战史学、解放区抗战史学、沦陷区抗战史学。三大区域的史学家在抗日救亡旗帜下实现了联合与团结。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埋首于学术研究,取...
关键词:国统区 解放区 沦陷区 抗战史学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风气的转变与抗战史学的兴起
《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72-76,共5页杜学霞 
“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救亡浪潮的推动下,史学界的风气开始转变。以傅斯年、顾颉刚等为代表的实证派史家在爱国心的驱使下,逐渐改变治史旨趣和研究方向,提倡起经世史学来。伴随着学术界主流学派学风的转变,中国史学再次奏响了高...
关键词:史学界风气 转变 抗战史学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史学的学术趋向
《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6期46-51,56,共7页牛润珍 杜学霞 
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救亡浪潮的推动下,史学界的风气逐渐转变,经世致用之潮取代了“纯学术”研究之风,为抗战服务成为中国史学家的共识。随着战局的发展,在中国形成了国统区、根据地、沦陷区三大区域的抗战史学,并呈现两大演变趋势...
关键词:抗战史学 经世致用 
学习爱国史家的抗日精神
《北京党史》2005年第5期20-22,共3页陈其泰 
关键词:中国通史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 民族气节 新四军 七七事变 抗战时期 民族英雄 河南大学 抗战史学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流程与流派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57-64,共8页盛邦和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经历过五个“流程”,即国粹史学、实证史学、“五四”史学、抗战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五“流程”史学总汇为三“流派”,即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文化批判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学思潮来自社会思潮,马克思主...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中国 史学流派 国粹史学 实证史学 抗战史学 文化民族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史语所与抗战史学研究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179-184,共6页孔祥成 
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作为现代学术的一个重镇,其学者向以“史料学派”而著称。在国家罹难、民族受侵的多事之秋,他们各以其长,用“心力救国”,从不同侧面、层面在学理上为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寻找深层的精神资源支持。于是,就有了...
关键词:史语所 《史语所集刊》 抗战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