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

作品数:1300被引量:180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雪莲钟建仇士华王新文朱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文化遗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间生产”视阈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发展路径——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15-26,共12页张颖岚 李荣炜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中国方案,经过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一大批考古遗址实现了从“遗址”向“遗址公园”的转变,大遗址的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有了显著进展,但在保护性开发过程、展示阐释策略、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词:大遗址 考古遗址公园 保护传承 遗产旅游 空间生产 
数智赋能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化场景服务体系构建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27-35,共9页席岳婷 张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感知度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9BKG047)成果。
构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化场景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大遗址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感知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调查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场景服务现状,探讨数智赋能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化场景服...
关键词:数智赋能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智慧化 场景服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字化传播手段应用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36-43,共8页石珺滢 金旭东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具有功能上的综合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丰富的数字化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探索考古学研究成果可呈现的更多可能性。对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字化传播手段应用情况的梳理...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数字化传播 公众参与 文旅融合 遗产活化 
中外“遗址公园”管理模式对比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宁召勇 
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模式各具特色,但同时也存在共性。各国中央政府均通过高层次的立法对遗址公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并通过中央财政拨款进行基础建设,政府在公园管理中拥有最大的主导权。我国须从行政...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 国家公园 遗址公园 管理模式 
笔谈:数字化为文明赋彩——文物和文化遗产数字技术应用现状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2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4-22,共19页刁常宇 刘建国 邓非 耿国华 周蓬勃 何捷 王超群 马昭仪 杨红 杨晨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新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数字人文与空间历史大数据支持的城乡文化赋能”;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人文社科研究专项“良渚遗址群权力控制网络的景观考古学分析”之一部分。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已从最初的信息储存和传输,发展到数据处理分析,进而进化到今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与展示,在文化遗产研究、记录、保护、利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基本形成覆盖文物保护工作全链条的数...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 文物数字化 非遗数字化 考古遗址 建成遗产 城市文化遗产 实景三维 空间历史大数据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研学活动研究被引量:1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宋绍华 
吉林省社科基金高句丽渤海研究项目“集安地区高句丽遗存的研究与保护”(2021G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JCXK-18)资助成果。
在当前教育双减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普遍开展了研学活动。本文基于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的研学活动情况,尝试从活动类型、目标对象、策划主题等方面对研学活动进行类型划分,分析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研学活动...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研学活动 考古教育 教育功能 
易于公众理解的考古遗址数字化阐释与展示——以成都东华门遗址为例
《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唐瑜 易立 
考古发现揭示出东华门遗址所在地是成都两千余年未变的城市中心。东华门遗址地表多被现代大型建筑叠压,遗迹未能完全揭露,遗址时间跨度大,地层上存在叠加打破现象。通过考古成果结合历史文献、数字化技术研究,提出东华门遗址数字化阐释...
关键词:考古遗址 东华门遗址 文化遗产阐释 数字化展示 虚拟现实 
古代城市“以中为尊”整体空间特征源流综述——基于唐代以前城市考古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16-25,共10页刘保山 王春玲 马赫 孟凡鑫 王晨馨 
中国古代城市以中为尊、左右对称、错落有序的空间格局特征是其传统文化内涵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治理需求。本文通过文明探源、考古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客观看待《考工记》等文献记载,追溯其思想源流和实践落...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 古都营建 空间格局 城址考古 先秦城市史 
笔谈:突出普遍价值命题下的中国考古学话语建构被引量:2
《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4-17,共14页陈同滨 李敏 高星 曹兵武 徐坚 陈胜前 李新伟 秦岭 
持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认定考古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遗产公约》以及由之引发的世界性遗产自觉,正是人类对历史与遗产探索、认知的一个突出的体现。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今的考古...
关键词:突出普遍价值 考古遗址 价值特征 对比分析 遗产价值 世界遗产名录 公共性 全球考古学 
基于价值特征的三星堆遗址公园研究被引量:1
《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6期18-29,共12页孙华 
三星堆遗址是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三种文化的典型遗址,也是三星堆文化的中心都城遗址,该遗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先秦文化的演进过程,认识三星堆文化时期四川古代国家的历史,以及探索传说时代古代蜀国的面貌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 宝墩文化 十二桥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