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

作品数:1300被引量:180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雪莲钟建仇士华王新文朱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考古遗址公园的历史物象建构问题
《东南文化》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王刃馀 张金德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20BKG044)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物不会自言,阐释与表征历史过程是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考古遗址历史物象建构工作是复杂的阐释、创作的过程。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在建构原理、历史话语表述等基础理论层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物象建构 阐释 考古资源管理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实践研究进展及其对遗产话语体系重构的价值被引量:3
《东南文化》2024年第2期6-14,共9页鲁昊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状况分析与调查研究”项目(12315000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2NTSS26)。
西方权威遗产话语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产物,存在忽视东方文化遗产价值的问题,制约了我国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公园形式保护文化遗产,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我国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鲜...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 权威遗产话语 大遗址 土遗址 
对立、批判与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大遗址保护与在地社区发展研究被引量:3
《东南文化》2023年第4期14-21,共8页王冬冬 
201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北京琉璃河遗址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19LSC009)。
中国大遗址保护与在地社区发展的协调问题一直是文化遗产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以往的研究视角大致可分为二元对立视角、批判性视角和融合视角三类。三类视角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成效不尽一致:二元对立视角易于发现深层次...
关键词:考古遗产 考古遗址 大遗址保护与管理 二元对立视角 批判性视角 融合视角 社区参与 可持续发展 
考古遗址公园视域下大遗址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兼论统万城遗址价值评估被引量:6
《东南文化》2023年第1期13-23,共11页王新文 刘飒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视域下统万城址价值及规划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7XKG009)。
大遗址是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价值评估是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基础。当前,大遗址价值评估主要采用主观定性的方法,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创新形式,必将在城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重新认知大遗址价值维度,并探索大...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保护 价值评估 评估方法 统万城遗址 
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的价值认定与保护利用被引量:10
《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6-13,共8页刘斌 王宁远 陈明辉 
良渚古城遗址八十多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充分揭示了遗址的重要价值,证明它是良渚文明的都邑性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规模庞大的世界级城址,遗址的价值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在各方的配合和努力下,良渚...
关键词:良渚古城 考古学 良渚考古 考古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价值认定 保护利用 展示 申遗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的关系被引量:3
《东南文化》2015年第2期13-18,127-128,共8页黄洋 
考古工作为考古遗址博物馆提供藏品、展品和丰富的考古信息,而考古遗址博物馆是进行考古宣传与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考古遗址博物馆中,为了更好地展示并传播考古信息,考古人应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树立展示传播的意识,不是"窄播"意识,而是...
关键词:考古工作 考古遗址 博物馆 传播意识 
考古遗址的公众参与:一项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5
《东南文化》2014年第3期34-39,共6页燕海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批准号:11&ZD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基于沟通、信任、专业性的公共事务参与机制,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运转。文化遗产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因其牵涉各方利益,应成为政府、专业人士、普通公众建立信任,形成有机意见表达和协调的平台。墨西哥阿尔班山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充...
关键词:文化遗产 考古遗址 公众参与 阿尔班山遗址 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遗址的活态展示与公众参与——以德国杜佩遗址公园的展示和运营为例被引量:26
《东南文化》2014年第3期40-45,共6页黄可佳 韩建业 
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地下文物保护策略研究"(基金项目号:2010D005022000003)资助
德国杜佩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与运营独具特色,公众参与了展示和运营的全过程,对中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和展示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对考古遗址进行展示方面,已经形成了不少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但在公众参与、展示方式、更深入的教育...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 杜佩遗址 活态展示 公众考古 
考古遗址公园三论被引量:15
《东南文化》2013年第3期19-25,共7页王新文 
陕西省文物局2011年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基金资助课题<西咸一体化背景下大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11-k-017)
考古遗址公园是当今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新形式,当前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热潮背后却凸显了相关理论研究仍然不够深入的现状。基于对名实问题、遗址公园历史环境"真实性"问题和历史建筑"重建"问题等三方面的思考,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的理...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 名实 历史环境 重建 
考古与遗址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两个定位被引量:29
《东南文化》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夏晓伟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近年来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模式。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正确理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处理好"考古遗址"与"公园"之间的关系,确保考古遗址公园的特质属性和发展走向,也要全面准确把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考古...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 遗址公园 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