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释学

作品数:13被引量:5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桂起权吴琳吴彤吴国盛李金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德格尔科学解释学的解构之维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3年第2期78-83,共6页黄小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格尔与现代解释学关系研究”(15XZX012)
海德格尔科学解释学的解构之维表现在,以存在问题为线索,打破西方近代自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科学教条或传统偏见,重新恢复科学与本体论的深刻关联,从而回归科学思想创造性的本源经验。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近代科学形成了经验主义与数学...
关键词:海德格尔 解释学 科学 解构 
吴彤教授著作《科学实践哲学:基本问题与多重视角》出版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6期64-64,共1页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原副理事长、本刊编委、清华大学吴彤教授的著作《科学实践哲学:基本问题与多重视角》于2021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实践哲学逐渐受到重视,本书反映了近几年国内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不同于...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 心灵哲学 科学解释学 知识观念 科学观念 认知科学 前沿进展 多重视角 
科学解释学及其“阐释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13-14,共2页桂起权 
近期,张江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发表《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一文,向学者同仁发出了为解释学(阐释学)寻找恰当的逻辑基础的号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科学哲学和逻辑学学者,我们愿意从自己的视角,考察“阐释逻辑”(解释的逻辑),以表示...
关键词:《学术研究》 非经典逻辑 解释学方法 张江 系统发生学 逻辑哲学 阐释学 多元主义 
科学解释学及其“阐释逻辑”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8-15,177,共9页桂起权 
关于文本意义的三种决定论是文本、作者、读者中心主义。用戴维森的“三角测量”模式,可以解读一般解释学中文本原作者解读者三方的视界融合。我们赞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解释学统一性”的观点,这也是“科学解释学”学者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文本-原作者-解读者三方关系 科学解释学 阐释逻辑 科学发现 科学史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自然科学解释学发展的启示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4期55-57,共3页梁臣 
解释学的发展历程就是解释学普遍性发展的历程。伽达默尔系统地创立了哲学解释学,使解释学达到了最大的普遍性。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主要探讨精神科学领域的解释学问题,并没有探讨自然科学领域的解释学问题。不过,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关键词: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科学解释学 
再读库恩被引量:5
《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4期24-31,共8页吴国盛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摧毁了传统科学哲学的整个构架,使科学哲学学科进入反常时期。人们可以从库恩的思想中引出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哲学,也可以引出科学解释学。怀着感恩之情重读库恩,作者发现反科学主义、第二种科学哲学、...
关键词: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解释学 反科学主义 
库恩科学解释学核心概念关系研究——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2-86,共5页张新国 
库恩科学解释学基于其历史主义科学观。"范式"、"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解释学的3个核心概念,其它诸如"范例"、"反常"、"危机"等基本概念都可以从这3个核心概念中推演出来。这3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哲学关系可以依次从哲学解...
关键词:范式 科学共同体 不可通约性 科学解释学 哲学诠释学 
关于科学解释学的争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315-317,共3页王泉 
科学解释学是将科学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的"在世之在"的实践活动。在它不长的历史中,自然科学除了说明之外是否还需要理解,科学的合理性源于实践是否同时还基于理论,科学解释是否仅是对why-问题的回答等三个涉及核心的争论一直伴...
关键词:科学解释学 理解 科学实践 科学解释 why-问题 
论理解主体的“前见”合法性——科学解释学的视角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4-29,共6页吴琳 
在传统认识论看来,理解主体所拥有的“前见”是一种主观性产物,是认识真理的障碍,因此,必须加以铲除。然而,解释学理论却赋予“前见”以一种合法性,认为“前见”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从而与传统认识论区别开来。本文将系统分析“...
关键词:理解主体 前见 合法性 
论理解主体的“前见”合法性——科学解释学的视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吴琳 
系统地分析了“前见”合法性的解释学内涵,并结合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后经验主义,如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劳丹的研究传统等思想,进一步确证“前见”的合理内涵,从而说明,就理解的主体角度而言,自然...
关键词:理解主体 前见 合法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