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民歌

作品数:348被引量:64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樊祖荫金艺风戴伟杨明刚毛云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艺术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求真 立足本土——“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部音乐学术研讨会”述要
《艺术探索》2017年第5期92-101,共10页楚卓 肖艳 
为深入传承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积极拓展非遗项目与高校研究合作平台,由广西文化厅非遗处、广西艺术学院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共同主办的"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部音...
关键词:广西 非遗 多声部音乐 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 壮侗语各民族多声部民歌 
仫佬族多声部民歌源流考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4年第5期36-40,共5页苏沙宁 
仫佬族多声部民歌形态稳定,流传范围广,与同语族的多声部民歌一脉相承,是古骆越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仫佬族多声部民歌约萌芽于汉代,以行歌、踏舞、大混唱的形式为雏形,以族外群婚为导源。群聚性娱乐及"倚歌择配"活动、自由社交...
关键词:仫佬族 多声部民歌 源流 
论广西传统多声部民歌声部间调式运用的特点被引量:2
《艺术探索》2009年第6期82-82,95,共2页曹昆 
广西的多声部民歌在声部间的调式运用上有着丰富的手法和技巧,这就从整体上使民歌单一的旋律发展得到丰富的变化。文章从广西多声部民歌在声部间的调式运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大量多声部民歌的分析,得出四种基本调式应用模式:调式相同、...
关键词:广西 多声部民歌 调式 
灵感来自“多声”──谈铜鼓奖获奖歌曲《壮乡印象》被引量:1
《艺术探索》1998年第1期86-87,共2页李娜 
关键词:多声部民歌 三声部 中国音乐 歌曲 平行进行 壮乡 民族风格 复调音乐 音乐形式 音乐创作 
壮族铜鼓及其音乐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思考被引量:1
《艺术探索》1997年第S1期200-207,共8页苏沙宁 
关键词:古代壮族 历史与现状 音乐艺术 多声部民歌 音乐功能 音乐文化 音乐形态 石寨山 壮族地区 图腾崇拜 
民歌结束音与调式关系的探索被引量:1
《艺术探索》1997年第S1期289-298,共10页王小昆 
关键词:结束音 多声部民歌 对调式 复合调式 主音 调式调性 审美情趣 稳定性 音级 为调式 
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编撰工作被引量:13
《艺术探索》1997年第3期5-8,共4页袁炳昌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 中国音乐史 民族音乐 我国少数民族 中国音乐学 中国多声部民歌 少数民族地区 中国音乐文化 民族乐器 中央民族大学 
从《布洛陀》看壮族原始宗教中音乐、舞蹈、诗歌起源说
《艺术探索》1997年第S1期73-76,共4页王晓宁 
关键词:壮族原始宗教 布洛陀 民族音乐 壮族先民 音乐文化 诗歌 起源 民间音乐 多声部民歌 舞蹈 
壮侗语各民族音乐文化论纲被引量:1
《艺术探索》1997年第S1期130-154,共25页杨秀昭 
关键词:壮侗语 各民族 叙事歌 民族音乐 音乐文化 布依族 民间歌曲 脚韵 壮族 多声部民歌 
壮侗语诸族民间音乐原始形态的初步构拟被引量:1
《艺术探索》1997年第S1期155-161,163-164,共9页樊祖荫 
关键词:多声部民歌 三音列 壮侗语诸族 民族民间音乐 原始形态 壮侗语诸民族 壮侗语族 音乐形态 历史文化背景 一字一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