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音乐写作

作品数:23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长清黄全邵良柱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舞台》《音乐教育与创作》《青春岁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提高《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青春岁月》2013年第18期239-239,共1页邵良柱 
各高师音乐专业自陆续开设《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程以来,教学成效普遍不理想。本文较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教学成效的因素,提出改进这门综合性课程的浅薄建议。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 高师 教学建议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二十)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8期27-32,共6页张力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九)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7期35-42,共8页张力 
也可以不通过中介和弦,而将两调并置直接转调,如下例: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教程 和弦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八)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6期29-33,共5页张力 
附录一 几种转调方法简介 转调是指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调性由一个调开始进入另一调后终止的运动过程。转调的方式是多样而复杂的,一般来讲,两调之间调号相差越少,它们之间的共同音就越多,彼此关系也就越近;反之,则关系越远。...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教程 运动过程 转调 共同音 调性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七)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5期28-35,共8页张力 
第九章 小型乐队编配常识 和弦是多声部音乐的基础,织体是和弦流动的形态,有了和弦与织体,便可进一步运用于乐队的编配之中。乐队的编配,以和弦为框架,根据各种乐器的音色与演奏特点和功能,将其置于各个织体层中,便可形成完整...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小型乐队编配 教程 演奏特点 和弦 第九章 织体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六)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4期39-46,共8页张力 
第八章 主调织体 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一样,都是多声部音乐实践的重要内容,而主调织体的运用则更为广泛。与复调织体的和弦旋律化相比,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教程 音乐实践 织体 第八章 主调 复调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五)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3期31-41,共11页张力 
下篇 多声部音乐的实践运用 第七章 复调织体 在多声部音乐的要素中,如果说和弦是多声部音乐的根本,那么织体就是和弦流动的形态。在掌握了基本和弦材料之后,对和弦进行织体的编配,便可使和弦“动”起来。多声部音乐织体形态是丰...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音乐织体 教程 实践运用 和弦 复调 “动”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四)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2期41-43,共3页张力 
在多声部音乐中,旋律有着流动性与起伏性的特点,其节奏也是千变万化的。在编配和弦时,我们不可能为旋律中的每个音都配上和弦,而且如果和弦过于频繁的更换,会使得多声部音乐产生纷杂扰乱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多声部音乐...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教程 和弦 流动性 旋律 节奏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三)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3年第1期35-41,共7页张力 
七、用大调Ⅳ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大调Ⅳ级的副属和弦具有向Ⅳ级和弦离调的倾向性,用Ⅳ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选配和弦,可按照结合和声功能进行的原则,在调内和弦连接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旋律的需要,将其中Ⅳ级和弦前面运用Ⅳ级...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副属和弦 教程 连接模式 旋律 倾向性 大调 
多声部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十二)
《音乐教育与创作》2012年第12期30-33,共4页张力 
五、用大调Ⅵ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弦 大调Ⅵ级的副属和弦具有向Ⅵ级和弦离调的倾向性,用Ⅵ级的副属和弦为旋律选配和弦,可按照结合和声功能进行的原则,在调内和弦连接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旋律的需要,将其中Ⅵ级和弦前面运用Ⅵ级...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 写作基础 副属和弦 教程 连接模式 旋律 倾向性 大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