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

作品数:456被引量:3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永福邹承瑞胡一鹏施咏庄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六律能否转调?——曾侯乙编钟的变声与“显六+隐六”十二均五声建构及旋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7-96,共20页黄大同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史研究”(20ZD219)的阶段成果。
曾侯乙编钟能旋宫的“知识”,在国内外广泛传播,但这却是一个未经求证的假设。相关研究仅指其中23件楚系乐钟的十二律名,而未涉其十二律(均)旋宫内容及各均的“五音不全”现象,且还回避了32件以六律为宫的曾系乐钟,尤其是在全架编钟之...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 先秦六律 定变与浊正 等音替代 六十声 隔八旋宫 
"五声定均"与"七声定均"之争辨析
《音乐研究》2025年第1期32-43,109,共13页张红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传统调式理论百年研究史研究”(项目编号:21YJA760087)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黄翔鹏先生的"七律定均",有学者提出"五声定均"说,继而引发了学者们对"五声"还是"七声"才能定均的争鸣.通过解析"五声定均"的相关史料,可以发现所谓"五声定均"说未准确把握"五声"的内涵,且对于黄先生所用"均"的内涵理解亦有偏颇."...
关键词:五声  旋宫转调 五声定均 七律定均 同均三宫 
旋宫转调·中立音·同均三宫——中国当代音乐音列结构逻辑的中国乐律学思维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5-105,共11页强巍昊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ZD20。
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的音高材料大多来自非自然调式音阶的人工音列。这种音列呈现为不同自然调式音级或十二音级的逻辑化组合,是中国乐律学理论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发展和延伸。这种逻辑化组合,作为中国当代音乐中的一种“音高结构”...
关键词:中国当代音乐 音列结构 中国乐律学 中国思维 
肖邦《夜曲》Op.32和声技法研究
《黄河之声》2024年第17期80-83,共4页杨洋 
肖邦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波兰作曲家,他的创作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与启蒙主义注重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同,其作品强调人的个性,渴望表现自我。肖邦首创了夜曲体裁,并赋予其民族性和趣味性,其中《夜曲》Op.32突破了古典主义时期作曲...
关键词:肖邦 和弦外音 线性和声 转调 属变和弦 重属和弦 
朱载堉的新法密率
《人民音乐》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李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037)阶段性成果。
说起朱载堉的成就,人们立刻会说,他发明了十二平均律(朱氏自称为“密率”)。这个发明不仅在音乐理论方面的首创,而且被定位在世界科技史范畴:第一个用数学方式设计了十二平均律,为音乐实践方面的转调发展提供了音律规定性的解释,这是一...
关键词:十二平均律 新法密率 朱载堉 音乐实践 科技史 常态化 转调 规定性 
转调技术在调性扩张中的作用——以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为例
《花溪》2024年第10期0057-0058,共2页谢冰倩 
钢琴奏鸣套曲自十六世纪问世以来,以其严密的编排、丰富的感情表达,是一种利于音乐家将作曲技法与情感内涵融于一体的音乐体裁,因而一直受到西方音乐史上的众多作曲家所钟爱,舒伯特的奏鸣曲一直被贝多芬的光辉所掩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
给禾禾的回信
《中国青年》2024年第6期87-87,共1页皮钧 
青年提问:二十四岁时,我曾遇到过一位很喜欢的男生,并有幸在一起相伴两年时间,无比合拍。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他转调国外长期定居。异国一年后,最终和平分手。年岁渐长,可在“如何去发展一段恋爱关系,如何去爱一个人”这个领域,我却显得...
关键词:恋爱关系 提问 转调 
特里斯坦和弦的回响:瓦格纳与尼采《悲剧的诞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罗仕平 
2022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202206260244)。
尼采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序言标题即为“致理查德·瓦格纳”。该书的创作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之中,此线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瓦格纳复兴北欧神话并以之抵抗现代性的艺术观及其重要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导动机、...
关键词:特里斯坦 神话 主导动机 无终旋律 半音转调 
当代民族器乐旋律创作探微——以王建民二胡狂想曲为例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毕琪琦 李传兴 
自1998年7月至今召开过的三届旋律学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旋律学是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音乐创作专业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应该将旋律学作为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作曲四大...
关键词:核心音调 旋宫转调 旋律形态 
“六五”型转调筝研发始末
《乐器》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高铭聪 
2023年6月的一天,笔者为了解当年我国第一台转调筝(“六五”型转调筝)的研制史料,前去拜访了当年参与这台转调筝研制的原沈阳民族乐器厂的金惠芳老师。据金惠芳老师讲述,“六五”型转调筝的设计师为吕殿生。吕殿生(1935年~2010年)是古...
关键词:中国音乐家 转调筝 乐器改革 改编创作 古筝独奏曲 古筝作品 沈阳军区 《乐府新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