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

作品数:1529被引量:135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薛建新徐乐昌李先杰罗学刚张文钲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理工学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更新视野下矿冶类棕地文化景观修复路径研究——以萨卡特卡斯市与黄石市为例被引量:6
《上海国土资源》2021年第4期7-13,共7页韩晗 李卓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政策创新研究”(20ZD01)。
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市与中国黄石市皆为矿冶名城,同样经历了因矿而兴、因矿转衰的发展过程。如今两座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下,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矿冶文化+旅游”的道路,实现了城市由衰转盛。本研究基于城市更新视野,通过对比两座城...
关键词:城市更新 工业遗产 矿冶类棕地 文化景观 修复 实施路径 行动建议 
湖南桂阳县黄田两处清代矿冶遗址调查和初步研究被引量:1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1期129-136,24,共9页罗胜强 周文丽 莫林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资料整理和研究”(项目编号:18BKG02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大突破项目“中国古代坩埚冶炼技术研究”(项目编号:Y621011003);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项目“晚期中国铜器调研”(项目编号:Y624012001)的资助
黄田两处清代矿冶遗址位于桂阳县西北部,分布在舂陵江沿岸,呈现大量的炉渣堆积,其中可见红土铺成的作坊台面。炉渣主要为炼铜渣。在盘家遗址中发现两座炼铜炉,在张家岭遗址中发现一座炼锌炉。通过对盘家遗址炉渣的科技分析,发现其所用...
关键词:桂阳 黄田 清代 矿冶遗址 
科技分析揭示历史时期豫西南矿冶经济模式及其对青铜时代金属资源考古的启示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1年第3期153-161,共9页郁田园 金正耀 谈金卓 白振国 范安川 黄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17ZDA222)阶段性成果之一。
矿冶经济模式反映金属矿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对于资料不足的三代金属资源考古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针对豫西南地区桑树坪汉代炼铜遗址和炉院村清代炼铅遗址所出冶炼遗物,采用包括铅同位素分析在内的多种科技分析手...
关键词:豫西南 矿冶经济模式 铅同位素分析 金属资源考古 
略论近代中国矿冶类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被引量: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1年第1期36-47,共12页雷丽芳 潜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冶金史”(项目编号:17ZDA17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术史视角的抗战后方矿物资源开发工程师群体研究”(项目编号:2019M660447);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矿冶学科在近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1895—1949)”(项目编号:FRF-TP-18-065A1)资助。
近代矿冶类科技期刊是见证中国矿冶事业发展和矿冶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系统梳理了矿冶类科技期刊在近代中国的发行概况,采用统计分析法着重考察了《矿业杂志》《矿冶》《矿业周报》和《矿冶半月刊》四个期刊的刊文数量、作者及内容...
关键词:科技期刊 矿冶 发展特点 
铜陵出土商代青铜器的再认识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期17-19,共3页方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7ZDA222)阶段性成果。
安徽铜陵童墩出土的青铜爵、斝是目前皖南地区遗址年代最早的商代青铜器。该组器物的年代尚存争议,文章通过类型学对比将该组器物的年代定为中商时期,并对商文化在东南地区的影响及其与铜矿资源的开发略做讨论。
关键词:铜陵 青铜器 中商时期 矿冶开发 
综论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先秦矿冶考古被引量:3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7期17-34,共18页刘海峰 梅皓天 白国柱 陈建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宁镇地区早期铜矿冶遗址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7YJCZH108);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宁镇地区历代矿冶景观时空演变及其成因研究”(项目编号:BK201709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19)资助。
梳理长江中下游铜矿带先秦时期铜矿冶考古研究可见,目前在矿冶遗址调查与发掘、采矿技术、冶炼技术、合金技术、铸造技术、矿料来源、青铜文化交流等领域,已展开过充分探讨,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在采矿技术方面,出现了碗口式、榫卯式等...
关键词:先秦 长江中下游 铜矿带 矿冶 青铜冶铸 
楚国铜矿冶业历史进程的考古学探析被引量:1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陈树祥 王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存考古新发现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AZD025
文章以考古发现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西周至战国时期楚国铜矿冶业的发展历程,并对楚国采矿、洗矿、冶炼技术的先进性以及铜矿冶业管理的先进性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楚国高超的铜冶铸技术对东周时期列国冶铁业的兴盛以及...
关键词:楚国 铜矿冶业 历史进程 铜冶铸技术 
陶冶吴越——简论两周时期吴越的生业形态被引量:9
《东南文化》2019年第3期89-96,共8页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号:17ZDA222)阶段性成果
两周时期的吴国和越国"接土邻境,壤交通属"。吴国的"官工业"为矿冶业,越国的"官工业"为陶瓷业,矿冶业和陶瓷业分别成为吴越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吴越最主要的生业形态。越向吴大量输出陶瓷器以换取本国极度匮乏的铜资源,吴越之间的"资...
关键词:两周时期   矿冶业 陶瓷业 生业形态 资源互动 
作为文明象征的矿冶及中国青铜的多元“面相”被引量: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3-23,共21页邓启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1&ZD185)阶段性成果
青铜器及其铸造技术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数千年时间里,金属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被控制,矿冶和铸造成为青铜器时代文明支撑的核心技术,而青铜器的拥有情况,也成为权力分配,社会分层,控制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命脉的物质基础。当...
关键词:矿冶 青铜器 多元面相 青铜文化 
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及其对采矿反对者的回应被引量: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7年第3期339-345,共7页张卜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研究"(编号:14ZDB017)
《矿冶全书》是"矿物学之父"阿格里科拉最重要的著作。在该书的第一卷,阿格里科拉针对采矿反对者提出的种种意见,为矿业的正当性和价值做出了强有力的辩护。了解《矿冶全书》中的这些争论,对于我们理解和反思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有...
关键词:阿格里科拉 矿冶全书 采矿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