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作品数:350被引量:2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瑞庆徐宏图俞为民周秦吴新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昆山市文化馆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艺术百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被引量:5
《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113-117,70,共6页郑祖襄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
关键词:昆山腔 魏良辅 吴语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 
苏昆入浙考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0年第1期150-156,128,共8页徐宏图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国家一般项目"南戏遗存考论"(项目编号:07BB16)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考证了苏昆入浙的时间并在杭嘉湖一带率先兴起的情形与原因之后,我们认为昆剧入浙与遽兴,乃是明代戏曲发展的大势使然,是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使然,总结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振兴当代的戏曲事业仍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戏曲艺术 昆山腔 海盐腔 入浙 遽兴 借鉴 
关于南杂剧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艺术百家》1997年第2期67-76,共10页王永健 
南杂剧是继宋元戏文、金元杂剧和明代传奇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戏曲的样式,兼有北曲杂剧和昆曲传奇之长,而避免了它们的短处,灵活自由,深受戏曲家和观众的喜爱。南杂剧属于昆山腔戏曲艺术系统,明清两代与昆曲传奇同步发展,其“曲运隆...
关键词:南杂剧 昆山腔 徐渭 
中国戏曲与运河文化被引量:7
《艺术百家》1995年第2期23-27,22,共6页王沂 
中国戏曲与运河文化王沂运河滋润了戏曲戏曲激活了运河打开十三世纪的中国地图,探寻元代戏曲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北方第一大城市大都,与南方第一大城市临安,成为世界戏剧史上交相辉映的一对“双星”。而古老...
关键词:运河文化 中国戏曲 大运河 魏长生 北杂剧 黄河流域 地域文化 扬州 昆山腔 关汉卿 
吴文化与昆曲艺术被引量:1
《艺术百家》1993年第4期111-117,共7页王永健 
(一)吴文化孕育和滋养了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的形成,以及它在明清文化史、文学史和戏曲史上大放光芒,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吴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众所周知,在明清两代被奉为剧坛“正声”...
关键词:昆曲艺术 吴文化 戏曲史 文学史 文化史 明清两代 剧坛 昆山腔 官腔 条件 
昆山派叙论被引量:2
《艺术百家》1991年第4期101-104,112,共5页丁波 
一、吴梅的昆山派之说 明代传奇中的昆山派作为一个戏剧文学创作流派,是由曲学大师吴梅首先提出的。 吴梅先生的昆山派说.源于《霜崖曲话》卷一第4条,再见于《曲学通论》和《中国戏曲概论》。现引述后者有关论述于下: 有明作家、作者至...
关键词:昆山 戏剧文学创作 中国戏曲 戏曲音乐 作家 昆山腔 文字 临川 张凤翼 家居 
论“行当”(续)被引量:1
《艺术百家》1989年第4期104-116,共13页黄克保 
南戏和北杂剧创立的行当体制,成为后世戏曲表演行当的滥觞;特别是树立了生、旦或正末、正旦在各行脚色中的主体地位,更是为戏曲舞台上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开拓了道路,这在戏曲表演的发展历史上是一次飞跃。 但是,这个行当体制的局限也是非...
关键词:行当 戏曲表演 人物形象 北杂剧 戏曲舞台 脚色 正旦 南戏 《扬州画舫录》 昆山腔 
关于建立“昆剧学”的断想被引量:3
《艺术百家》1988年第4期4-10,共7页王永健 
昆剧是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作为戏剧艺术学系统和艺术文化大系统之间的中介系统和相对独立的文化层次,有着异常丰富的学术内容,值得认真发掘。八十年代初,在学术界就已经有人发出了建立“昆剧学”的呼声。...
关键词:昆剧学 戏剧艺术 江苏省 学术界 昆山腔 汤显祖 文化艺术 昆剧研究 明清传奇 传统文化 
王衡和他的杂剧——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被引量:2
《艺术百家》1987年第2期65-69,共5页徐朔方 
王衡(1561——1609)的家乡今江苏省太仓县和近邻的昆山、苏州都是昆山腔的发源地。当年魏良辅革新昆山腔,曾住在太仓南关。王衡和汤显祖同时,他比汤迟生十一年,早死七年。当时昆山腔已在苏州一带占有优势,正在向外扩展它的影响;而汤显...
关键词:汤显祖 昆山腔 杂剧 宜黄腔 太仓县 江苏省 南戏 南曲 魏良辅 海盐腔 
沈起凤和他的《红心词客四种》被引量:1
《艺术百家》1986年第3期92-97,共6页王永健 
在“南洪北孔”之后,昆山腔戏曲艺术就剧本创作而言是日趋衰落了。可是,包括张坚、唐英、夏纶、桂馥、沈起凤、蒋士铨、杨潮观等一大批人的传奇和杂剧创作,还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其中“东张(坚)西蒋(士铨)”是佼佼者,而唐英、沈起凤...
关键词:沈起凤 戏曲艺术 杂剧创作 剧本创作 昆山腔 蒋士铨 《聊斋志异》 伏虎 乾隆年间 《聊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