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

作品数:350被引量:2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瑞庆徐宏图俞为民周秦吴新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昆山市文化馆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
《上海戏剧》2016年第5期48-50,共3页石芳 
昆曲发展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大体存在紧密期、脱节期、探索期三个阶段。当昆曲大兴,风靡一时之际,昆曲本身即引领时代文化大潮,文化潮流中的新兴因子如能为昆曲所用,能使昆曲更紧贴时代,保持新鲜与生命...
关键词:文化潮流 昆山腔 花雅之争 梁辰鱼 戏曲创作 弋阳 探索期 顾坚 曲界 从元 
勾勒江南世家的曲学网络 简述周巩平《江南曲学世家研究》的成就和特色
《上海戏剧》2014年第2期27-29,共3页周锡山 
用昆曲演唱的戏曲作品称为昆剧(明清称为“传奇”),昆剧的音乐,在元末明初产生时因创始于昆山而称为昆山腔,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经过晚明魏良辅改革后,昆山腔成为“水磨调”(以做成无限美妙的糕团的水磨糯米粉这样的柔软甜美...
关键词:曲学 世家 江南 网络 成就 昆山腔 “传奇” 戏曲作品 
京剧创新de宗旨是什么——关于京剧改革的想法与启示
《上海戏剧》2001年第8期17-16,共2页姜凌 
一。是茶?是奶?还是奶茶? 我总认为事物一旦成功的形成应该有它的绝对性和高贵感,甚至是带有主宰性权威的。就说茶而言,经过多少代的相传,它始终保持着苦涩不乏甘甜,清香不觉剌鼻的特色,一个“茶”
关键词:京剧改革 宗旨 日本能乐 启示 主宰性 戏曲形式 昆山腔 剧种 奶茶 中国京剧 
昆曲、京剧≠戏曲——与章培恒教授商榷被引量:1
《上海戏剧》1994年第3期49-50,共2页佚名 
读罢《上海戏剧》1994年第1期发表的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的文章《神圣忧思录:杂谈中国戏曲的前景——以昆曲、京剧为中心》,不禁深为忧虑:连大学教授这样高水平的鉴赏者都认为戏曲艺术没有前途,看来,我们的国粹真的是“日薄西山”了。同...
关键词:章培恒 神圣忧思录 鉴赏者 四大声腔 上海戏剧 前途渺茫 弋阳 花雅之争 宋元戏曲考 昆山腔 
中国四大剧种及其前景——写在京剧诞生200周年
《上海戏剧》1990年第5期25-26,共2页谢柏梁 
今天的中国,已有近400个戏剧剧种。宋人曾说,凡有井水处皆唱柳永词,近于夸张;今人若说,凡有人群处皆有其地方剧种,则是实情。这么多剧种,倘若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戏剧汇演,每个剧种演一天戏,评委们看整整一年都看不完。在这400个剧种中百...
关键词:四大声腔 柳永词 荆州花鼓戏 地方小戏 昆山腔 湖北黄梅 曹操与杨修 春柳社 四大徽班 严凤英 
戏曲史研究的新成果
《上海戏剧》1981年第2期27-,共1页
由张庚、郭汉城同志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上册已于最近出版。《通史》从编写到出版,历时二十年,参加执笔者有许多专家和前辈,集中了多人的研究成果和心得,资料丰富,叙述周详,分析透辟;尤其是非常注意各个时代政治、经济情况与戏剧艺...
关键词:戏曲史 戏曲起源 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 郭汉城 弋阳 执笔者 昆山腔 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戏曲 
昆山腔发展史的再探索被引量:3
《上海戏剧》1962年第12期26-28,共3页蔣星煜 
自从路工同志在明代张丑《真迹日录》中发现了文徵明写本的魏良輔《南詞引正》,并由錢南扬同志加以校注,在《戏剧报》(1961年7、8期合刋)发表以后,戏曲声腔的研究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曾在《文汇报》(1961年7月19日)发表《談〈南詞...
关键词:昆山腔 魏良辅 戏曲声腔 真迹日录 顾仲瑛 顾坚 弋阳 文徵明 古代戏曲 元末明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