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克劳

作品数:124被引量:1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西祥孔明安付文忠吴冠军汪行福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斗争与理性对话——拉克劳与拉莫尔在多元社会中的交流
《南腔北调》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刘冬冬 余子浩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财产所有的民主制: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制度安排研究”(22FZXB051)的阶段性成果。
拉克劳的“霸权”理论认为,社会秩序与认同并非固定的,而是通过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政治斗争与话语重构实现的。在他看来,政治斗争不仅是权力重构的核心,也反映了社会多元性中不可避免的冲突。而拉莫尔则倡导理性对话,他认为在多元社会中,...
关键词:政治斗争 话语权力 理性对话 共识 
“阶级意识”问题的历史嬗变——从马克思、卢卡奇到拉克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09-114,共6页王启立 刘子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101)。
为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以及人类解放,马克思不仅在客观层面上研究了社会主义革命得以爆发的历史条件,而且在主观层面上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意识,把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划分为自在阶段和自为阶段。20世纪初,在思索西欧社会主义革命为何纷纷失...
关键词:阶级意识 马克思 卢卡奇 拉克劳 
从列宁到当代:左翼民粹主义的动态界定与接续批判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4期48-58,M0004,共12页包大为 潘鑫 
“人民”话语的共性和差异使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张力。列宁以唯物史观还原和解构俄国民粹派的“人民”概念,在成功争取俄国社会的革命生力军的同时,也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批驳民粹主义的思想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关键词:拉克劳 列宁主义 左翼民粹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人民 
《拉克劳的收割》与我
《财新周刊》2024年第13期74-76,共3页周志文 
我不敢说梵高跟我契合,只是我知道我之前曾经死过多次,但在梵高画的面前,我总是又重新活了过来在梵高(1853-1890)众多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又最熟悉的一幅名叫《拉克劳的收割》(Harvest at La Crau,1888)。我跟这幅画结缘是偶然。从少年到...
关键词:拉克劳 梵高 收割 
修辞学、情感投注、精神分析:拉克劳的话语-修辞本体论建构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4年第1期186-207,共22页郑端 
在近几十年间,哲学领域经历了“语言学”和左翼政治思想发生的“本体论”两大重要趋势的相互交融。语言学转向强调语言在思考和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力图超越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本质主义。与此同时,左翼政治思想逐渐将本体论置于焦点,试图...
关键词:话语本体论 后马克思主义 民粹主义 修辞学 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政治对抗与民粹主义——拉克劳对抗理论的后政治转向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2期168-174,共7页孔明安 田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拉克劳政治哲学中的霸权与对抗这一话语体系直接来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从现实的社会对抗出发,将有机知识分子设定为政治代理人,发展出一种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策略。拉克劳后期则通过对对抗概念的精神分析式解读,展现...
关键词:对抗 文化霸权 民粹主义 本质主义 
民主、身份与话语:拉克劳对西方民粹主义危机的诊断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1期179-185,共7页蒋昭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语言转向”[项目编号:16BKS028];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哲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FJ2022JDZ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诊断和批判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机理做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解释。问题是,如何在逻辑上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申出资本主义政治危机?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从以卢卡奇为代表...
关键词:拉克劳 民粹主义 民主 身份 话语 
拉克劳的人民概念及其批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22年第9期117-125,共9页李西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编号16ZDA1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哲学思想研究”(编号18BZX034)的阶段性成果。
民粹主义和建构人民的思想是拉克劳理论思考的核心。在拉克劳那里,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的逻辑。民粹主义的两个特征是名字与情感,它在等同和差异逻辑的运作中,建构了人民。拉克劳认为,由于社会的异质性存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历...
关键词:拉克劳 民粹主义 建构人民 阶级 历史唯物主义 
拉克劳的人民概念及其批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哲学研究》2022年第3期34-43,共10页李西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编号16ZDA1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哲学思想研究”(编号18BZX034)的阶段性成果。
民粹主义和建构人民的思想是拉克劳理论思考的核心。在拉克劳那里,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的逻辑。民粹主义的两个特征是名字与情感,它在等同和差异逻辑的运作中,建构了人民。拉克劳认为,由于社会的异质性存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历...
关键词:拉克劳 民粹主义 建构人民 阶级 历史唯物主义 
左翼民粹主义是否可行——论拉克劳和齐泽克的民粹主义之争
《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22年第3期80-91,共12页郑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项目批准号:15ZDEB013)的阶段性成果。
后马克思主义标志人物拉克劳和墨菲的民粹主义理论成为欧洲近十年逐渐兴起的左翼民粹主义背后的理论源泉。但这种反精英、反新自由主义的左翼民粹主义是否能成为有效的激进政治策略依旧存疑。这一提议特别遭到了左翼思想家齐泽克的强烈...
关键词:民粹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拉克劳 齐泽克 左翼激进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