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二极管

作品数:28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刘善德张斌关春园陈达如陈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管理研究》《物理通报》《功能材料》《前沿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蓝光二极管双端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特邀)被引量:1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年第12期193-197,共5页李昕奇 曲大鹏 陈晴 刘天虹 郑权 
吉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70203013GX)。
设计了一种采用不同波长的蓝光二极管合光作为抽运源并采用双端抽运的方式抽运Pr:YLF晶体320 nm紫外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采用V型折叠腔结构,使用波长分别为444 nm和469 nm、抽运功率分别为3 W和1.4 W的蓝光激光二极管作为抽运源,对12 m...
关键词:320 nm紫外激光器 双端抽运 不同波长 掺镨氟化钇锂晶体 
蓝光二极管光对3种苹果采后黄酮醇和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中国果业信息》2019年第9期48-49,共2页周洲(摘译)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108711),来自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系的Doris Kokalj等人研究了采后蓝光照射对艾达红.
关键词:蓝光二极管 采后 花青素 黄酮醇 积累 苹果 DORIS 科学与技术 
适用于ppb量级NO_2检测的低功率蓝光二极管光声技术研究被引量:5
《物理学报》2019年第7期115-122,共8页靳华伟 胡仁志 谢品华 陈浩 李治艳 王凤阳 王怡慧 林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1644107;61575206;6180525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7YFC0209401;2017YFC0209403;2017YFC020990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9年靳华伟)资助的课题~~
在405 nm处基于低功率蓝光二极管光声技术探测ppb量级NO_2浓度系统,获取了NO_2有效吸收截面,探讨了水蒸气等气体的测量干扰,通过频率扫描拟合得到了1.35 kHz的谐振频率.采用内部抛光的铝制圆柱空腔作为光声谐振腔(内径为8 mm,长为120 m...
关键词:光声光谱 痕量气体探测 低功率蓝光二极管 两级缓冲 
从高效蓝光二极管到激光照明被引量:1
《科技导报》2019年第2期34-35,共2页中村修二 
我来自日本,出生于伊方町,毕业于德岛大学,这是当地一家非常小的大学,并不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么有名。大学毕业之后,我加入一家只有100名员工的公司。我负责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研发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非常有意思。在研发过程中,...
关键词:激光照明 LED 
诺奖高效蓝光二极管创新性的TRIZ分析及其专利竞争与进化特征被引量:6
《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0期165-175,共11页燕慧泉 吕鹏辉 张仁琼 王磊 黄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学科知识网络实证研究"(JJ20150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云的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研究"(71331002);安徽省教育厅研究计划项目"MOOC和科技发展计量分析"(201636000L3100011)
通过分析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科研过程及其遇到的相关科研难题开展科技情报研究,并结合TRIZ矛盾矩阵进行解题分析,按照科研思路难点的初级问题和产业的终极问题的解题步骤,解释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科研成功的科学思路选择的合理性。同时...
关键词:TRIZ理论 矛盾矩阵 创新原理 专利分布 技术进化 
结构简单的高效蓝色荧光器件
《科学通报》2017年第4期262-269,共8页刘振 雷勇 范昌君 彭雪峰 吉霞霞 杨晓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7030;11474232)资助
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DMAC-DPS)在非掺杂型器件中展示了良好的发光特性.本文首先以DMAC-DPS作为器件的发光层,分别对其厚度以及器件的空穴传...
关键词: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蓝光二极管 敏化 主体材料 
蓝光二极管:点亮21世纪的夜晚
《少年科学》2015年第6期4-6,共3页史峰 严潇 蔡莹丹 
2014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获得。三位科学家的“获奖”作品是他们共同制造出的蓝光二极管。
关键词:二极管 21世纪 诺贝尔物理学奖 夜晚 科学家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前沿科学》2014年第4期80-81,共2页梅进 马玥浩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及美国三位科学家Isamu Akasaki、Hiroshi Amano、Shuji Nakamur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明了高效蓝光二极管,带来了明亮而节能的白色光源”。三人将均分800万瑞典克朗奖金。Isa...
关键词:诺贝尔物理学奖 蓝光二极管 北京时间 白色光源 科学家 日本 三位 
蓝光二极管为何获得诺贝尔奖?
《飞碟探索》2014年第11期32-33,共2页唐·林肯 寇晓明 
2014年10月7日。瑞典科学院的成员们开会决定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谁。诺贝尔奖委员会通常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非常重大的发现,比如预测希格斯玻色子、观测到宇宙加速膨胀。因此,很多人惊讶于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一项实用...
关键词:蓝光二极管 诺贝尔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希格斯玻色子 宇宙加速膨胀 科学院 委员会 
半导体蓝光二极管的发光之路被引量:2
《现代物理知识》2014年第6期42-55,共14页鲍海飞 
一、前言2014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日本科学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表彰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光源——蓝光发光二极管(LED,light-e...
关键词:固体光源 金属卤化物灯 发光效率 固体物理 瑞典皇家科学院 直接带隙 薄膜晶体 凝聚态物理 日本科学家 MOCVD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