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变形

作品数:9被引量:2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施炜马寅生张岳桥杜建军龚明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地震局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地学前缘》《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质力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东南缘递进式构造与地貌演化及其动力机制被引量:2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S01期44-45,共2页田云涛 张贵洪 李瑞 张增杰 孙习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2229)。
1研究背景新生代以来,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驱动了青藏高原向东南方向的扩展和挤出,活化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先存构造带(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等)。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构造变形和地表隆升,不仅影响亚洲季风气候的演变,而且可能与南海的形成与...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新构造变形 高原扩展 局部下地壳流 构造热年代学 
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5
《地质力学学报》2011年第3期223-231,共9页施炜 田蜜 马寅生 龚明权 杜建军 刘源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科技项目(4100505000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新构造与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安全系列图件编制"(1212010511507);"贺兰山-六盘山构造地貌带地表过程与演化机理"(1212011120100)资助
综合罗布泊盆地新构造研究相关成果,运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采用两种模型,对罗布泊盆地新构造活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直观展示盆地的应力状态与位移特征,再现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序列,查明运动学特征。数值模拟结果一方面展示出晚新生代...
关键词:罗布泊盆地 新构造 数值模拟 阿尔金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龙门山多层分层拆离地壳结构:新构造变形与深部构造证据被引量:16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06-116,共11页颜丹平 李书兵 曹文涛 张维宸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4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40,40921062);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11)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龙门山地壳结构及其与汶川地震的成生联系成为构造地质学研究极为关注的科学问题。然而,现有的多种龙门山地壳结构模式在综合解释表层构造变形及深部构造时与调查和探测资料均有不符。利用前人地球物理探...
关键词:龙门山 多层拆离地壳结构 地壳韧性流壳层 叠瓦逆冲构造 
基于砂箱模拟实验的罗布泊盆地新构造变形特征分析被引量:14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第4期529-534,共6页施炜 刘成林 杨海军 马寅生 解国爱 顾元乔 龚明权 杜建军 史军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科技项目(4100505000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新构造与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安全系列图件编制"(1212010511507)资助
在现有罗布泊盆地新构造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刚性基底和塑性基底两种砂箱实验模型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在近南北向区域构造挤压应力作用下,罗布泊盆地两侧的阿尔金山与库鲁克塔格均以逆冲岩片的形式向盆地强烈逆冲,形成...
关键词:罗布泊盆地 新构造 砂箱实验 阿尔金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乌鲁木齐西山断层系的新构造变形特征与机制被引量:7
《地震学报》2009年第1期42-49,共8页吴传勇 沈军 李军 向志勇 胡军 伊利亚尔 
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工程"乌鲁木齐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1-4-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2006BAC13B010102);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地震危险性评价与地震预报新方法研究(中俄合作)"(2004DFBA0005)资助
通过对西山断层系详细地追踪考察和系列探槽的开挖,并结合深部探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晚第四纪以来,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西山块体不断向南侧天山山体方向发展,总体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滑移和地壳缩短.其南侧的主控边界断裂——...
关键词:乌鲁木齐 西山断层系 新构造变形 变形机制 
太行山隆起南段新构造变形过程研究被引量:38
《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第4期313-329,共17页张岳桥 杨农 马寅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972076)资助项目
基于TM遥感影像解译和断裂滑动矢量资料的野外观测,结合年轻地质体热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分析,重点描述了太行山隆起南段构造地貌特征,划分了新构造变形阶段,确定了新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历史。研究表明,新近纪以来,太行...
关键词:太行山 TM遥感影像解译 断裂滑动矢量 野外观测 体热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 年代学测试 地貌特征 引张变形 新构造变形 
郯庐断裂带中段第四纪活动及其分段特征被引量:100
《地球学报》2003年第1期11-18,共8页施炜 张岳桥 董树文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49972 0 76 );中德合作项目"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变形及折返机制"资助。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岩石圈尺度的构造不连续带。位于江苏和山东境内的郯庐断裂带中段 ,在新构造运动时期强烈右旋走滑复活 ,形成地貌形迹显著的走滑活动断裂带。笔者在断层活动形迹的野外调查和观测的基础上 ,结合TM遥感影象特征...
关键词:第四纪活动 郯庐断裂带 新构造变形 块体运动 断层活动 地震 震源机制 遥感影像 
兰州庄浪河断裂带的新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被引量:17
《地震学报》2002年第4期441-444,共4页袁道阳 刘百篪 张培震 刘小凤 才树华 刘小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701-04);甘肃省"九五"攻关项目(GK973-2-110A)资助;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号:LC2001059.
关键词:庄浪河断裂带 构造变形 断裂扩展褶皱 地震活动 兰州市 新生代 
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构造变形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第4期15-20,共6页戴华光 贾云鸿 苏向洲 陈永明 刘洪春 侯康明 
在分析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地震形变带及活动断裂带的基础上,确定了NNW向最新活动构造体系。该体系的主体构造是由一系列呈NNW向相间展布的现代隆起带和沉降带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构造变形是该构造体系活动的结果。另...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新构造变形 活动断裂 地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