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作品数:4063被引量:80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飞魏一峰赵望秦李辉莫砺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析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5年第4期13-16,共4页林承雄 
备考指导分析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高频考点,包括分析古诗词的情感内涵,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分析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方法如下。1.辨识题材,初析思想感情。古诗词题材多样,常见的有边塞征战、山水田园...
关键词:古诗词 山水田园 高频考点 情感内涵 题材多样 思乡怀人 备考指导 咏史怀古 
诗词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中学生适读)》2025年第4期19-20,共2页张子娴 
开头简妙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天色渐晚,屋外风雨大作,心中竞有些惆怅: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又有多少传统文化活在人们心中?手捧一卷诗词集,独自追思怀古。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
关键词:诗词集 扣题 争渡 怀古 写法 开头 
满江红·赤壁怀古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5年第3期38-38,共1页尹伟明 
赤壁矶头,轻舟过、吟风寻古。想当初、周郎意气,戎间曾嘱。百载倏然谁记那,千帆烈炬残旌腐。掩江波、铁甲困曹瞒,皆成土。江边树,摇头数。思前事,谋今路。觅陈踪,尽是游人脚步。愿把他年当旧酿,琼浆细品滋肠肚。皆去矣,秋雨为谁飘,潇潇处。
关键词:满江红 想当初 赤壁怀古 潇潇 
历史知识翻译与家国情怀传播——以咏史怀古诗《泊秦淮》翻译为例
《今古文创》2025年第10期109-111,共3页游旋艺 
中国文化教学之咏史怀古诗的意象认知与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KYCX2024-16)。
习总书记指出,有效地讲述中国故事,广泛地传播中国声音,并全面、立体地展现真实的中国面貌,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国咏史怀古诗蕴含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家国情怀,传承并表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基于知识翻译学的“...
关键词:咏史怀古诗 《泊秦淮》 历史知识翻译 家国情怀传播 
“伪合成题”与“经旨笺诗”——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新辨
《杜甫研究学刊》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王猛 马依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代杜诗学文献汇集、整理与研究”(23XZW006)阶段性成果。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在诗歌史上地位卓然,作为七言律体组诗典范,宋元以降,从组诗主旨、诗句到诗题皆被广泛追慕、化用与仿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诗歌的典范题目。然而,“咏怀古迹”本身既不合于唐诗通例语法,又不符于诗题传统。宋代杜集...
关键词:《咏怀古迹五首》 制题传统 怀古 咏怀 杜甫 
从怀古之碑到当代废墟摄影——中国废墟美学的传承与重构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3期83-85,共3页段辰晨 
文章考察中国废墟美学从传统到当代的演变历程,聚焦其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与内在精神的延续,揭示了废墟艺术在传承中的创新发展,为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读碑窠石图》 废墟摄影 废墟美学 怀旧与怀古 
董其昌《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辞卷》与其“赤壁情结”
《大学书法》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李迎 
董其昌《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辞卷》是董氏颇多墨迹中少见之风格。通过董其昌行迹以及学书经历可推断出此作作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左右。董其昌对前代诸家汲取不断,但能够汲古而出新,此作便是证明,它体现了董氏“空旷散远,天然奇崛”...
关键词:董其昌 《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辞卷》 书法风格 “赤壁情结” 
从金陵怀古到建康登览——南宋词风转变的一个特殊视角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莫砺锋 
金陵怀古诗词中的六代兴亡之感在唐宋诗人眼中,南京的最大特征就是六朝故都,它是诗人们抒写怀古情怀的最佳地点。南京有特别多的古地名,“金陵”是其中最早的一个,相传因楚威王派人前来埋金于山间,因此得名。后人在南京作诗怀古,便格外...
关键词:金陵怀古 古地名 唐宋诗人 兴亡之感 词风转变 
在洪江古城怀古
《时代邮刊》2025年第3期70-71,共2页田凯频 
最早知道洪江,是在启蒙识字的年龄,父亲拿着洋火盒子,指着上面的“洪江火柴”念,我踉着读。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洪江在何处。成年后去过不下五次,最为特别的一次是陪父亲去。那天父亲很高兴,大概古城里面都是些他极熟悉的景和物,看时很少...
关键词:洪江 怀古 古城 过细 父亲 
追寻东坡足迹,倾听苏子心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联读教学探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童志国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JK2402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作为苏轼在豪放词和赋体散文领域的代表作,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不容忽视。本研究采用比较式群文联读模式,对这两篇体裁各异但题材与创作背景相似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教学。经过“感知性阅...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 感知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 思辨性阅读 高阶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