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作品数:2713被引量:258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高旭丁立福戴黍王效峰方国武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管子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道生一”到“道曰规始于一” --《淮南子·天文训》对《老子》生成论的发挥与思想转向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21年第3期82-93,共12页宋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14ZDB1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淮南子》性情思想研究”(20CX06082A)。
《淮南子·天文训》承接《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的生成论表述,提出“道曰规始于一”。《老子》“道生一”与《淮南子》“道曰规始于一”,皆通过辨正“道”与“一”的关系,各自表达出对“道生物”过程的理解:《老子》“道生一”通...
关键词:《老子》 道生一 《淮南子》 道曰规始于一 道气流行 
从齐学研究角度看《〈淮南子〉道论研究》的创新
《管子学刊》2016年第1期127-128,共2页梁宗华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黄老道家的经典著作,处于子学到经学的转折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学界目前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而专门以道论为主线对该书思想体系及来源、发展、影响等作系统深入诠析的著作,并不多见。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道论 《淮南子》 黄老道家 齐鲁文化 创新价值 子学 道家文化 线对 西汉前期 山东师范大学 
《淮南子》中的管理智慧探微被引量:1
《管子学刊》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李玉用 刘柯言 
积极继承和创新发展蕴含于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理念、管理方略和用人之道等管理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淮南子》中诸如"以民为本"的社会管理价值观、"论世立法"的社会管理尺度、"舆论有为"的社会管理手段和"人尽其才...
关键词:《淮南子》 管理智慧 现代价值 
论《淮南子》的管子观
《管子学刊》2013年第4期22-26,共5页高旭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淮南子>与法家思想研究"(2011sk142);安徽省社科联项目"<淮南子>与其成书背景的互动研究"(B2012001)
作为秦汉道家的重要论著,《淮南子》对管子有着多方面的思想认识,表达出由衷的尊崇之情,将其看作春秋时期的政治伟人之一。虽然《淮南子》对管子生平所言不多,但极为推重,赞赏其忍辱进取、兴国为民的政治精神,称扬其尊王攘夷、佐桓兴齐...
关键词:《淮南子》 管子 黄老道家 齐文化 贤相 治国 
论《淮南子》的墨子观
《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44-50,共7页高旭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淮南子>与法家思想研究"(2011sk142);安徽省社科联项目"<淮南子>与其成书背景的互动研究"(B2012001)
《淮南子》对墨子持有复杂的政治认识与态度,这在秦汉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出发,"批墨"是《淮南子》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但与此同时,《淮南子》也内在地显示出"尊墨"的政治情怀,进而试图对墨子政治思想有所...
关键词:《淮南子》 墨子 墨家 黄老道家 圣王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被引量:3
《管子学刊》2012年第4期19-23,共5页巩曰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子学史"(项目编号:12BZX037);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体现在文本和思想两个方面。《淮南子》中,既有对《管子》文本的袭用,也有对《管子》思想的继承。这与汉初的社会思潮和该书的编撰意图有关,也与淮南王刘安门下聚集了一部分来自齐地的学者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管子》 《淮南子》 文本 思想 影响 
《淮南子》人性说探微
《管子学刊》2012年第3期52-55,共4页罗毓平 
《淮南子》人性说之微可见于四个基本方面。道的根本意义是道的人性意义,主要通过圣人境界予以论述,旨在确保真人境界的至上性,为人们贯通了永恒的精神追求之路。人性特征可概括为人性虚静,又从中阐发出人性善;道的自然性表现为人的自然...
关键词:淮南子 人性  性善 人心 福祸 
试论《淮南子》中齐地的五行思想
《管子学刊》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朱新林 
《淮南子》中保存了大量的关于五行思想的资料,通过分析排比这些资料,我们能够勾勒出《淮南子》阴阳五行的大致框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的内容。同时,在五行思想上,《淮南子》与《管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等书有着...
关键词:《淮南子》 五行相生 五行相胜 五行相配 
《淮南子》人性论中儒、道融合的路径被引量:3
《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77-80,共4页刘爱敏 
《淮南子》中存在着儒、道两家的人性论,观点之间存在着冲突,但作者通过寻找儒、道人性论中的相通点,试图把两家人性论融合为一体。这些相通点表现在:天人相通;重视心的作用;道家的“真”与儒家的“善”相通于“诚”,“诚”的概念既有...
关键词:《淮南子》 人性论 儒道融合 
试论《管子》、《淮南子》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兼与古希腊哲学的对话被引量:1
《管子学刊》2005年第3期20-24,共5页翟江月 
在进行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时,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关注本体论,而中国古代哲学更加注重实际。事实上,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关注本体论的事实。我们的祖先不但在古希腊哲学家之前就...
关键词:  气——风 “五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