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弱势群体

作品数:21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阳相翼刘海霞陈胜张燕李克荣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建筑大学浙江林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白学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经济研究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环境弱势群体需求的苏南乡村规划途径研究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8期1493-1499,共7页薛姜婷 丁金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191);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16ZD06);苏州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学科建设项目
环境弱势群体需求的关注和维护是实现苏南乡村规划公平正义以及苏南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文章以乡村环境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选取苏南地区3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苏南乡村规划现状与环境弱势群体需求...
关键词:环境弱势群体 乡村规划 苏南乡村 
论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社会排斥危机及其政策支持被引量:3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36-142,共7页严惠麒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道德规制视阈下的农业面源污染行为防治研究"(17YBQ1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农户农药法规遵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6M592439);"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资助项目
环境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问题折射出中国深层次的社会排斥危机。引入福利三角解释框架,发现国家、市场与社会三大福利主体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环境弱势群体,使其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应有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机制之外。在这一过程中,环境...
关键词:环境弱势群体 社会政策 路径 社会排斥 福利三角 
关于农民环境弱势群体与公民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成人教育》2016年第4期1-6,共6页郭立强 张利国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为20150214
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民环境弱势群体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当前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匮乏,使得弱势群体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为了实现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我们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社会全体的公民意识;发展...
关键词:农民环境弱势群体 公民教育 公民社会 公民意识 
大众传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定位和实践路径被引量:21
《阅江学刊》2015年第2期96-102,共7页陈相雨 王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研究"(12YJC860006);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
大众传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责无旁贷。要最大可能发挥大众传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必须要有清晰的理念定位,即生态喉舌理念、舆论引导理念、绿色责任理念、客观报道理念以及科学传播理念。在具体实践路径上,大众传媒理应加强环境新...
关键词:大众传媒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弱势群体 生态利益 
浅析中美环境弱势群体研究的不同视阈——兼论推进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研究的初步构想被引量:1
《生态经济》2014年第3期180-183,共4页刘海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制度研究"(13BZZ00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环境弱势群体调查研究"(11CKSJ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正义视阈下的环境弱势群体"(2011M500354)
环境弱势群体的研究在中美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学者基于环境正义的角度,主要关注少数族裔、有色人种和贫困者;我国的研究则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主要关注农民的环境弱势地位。推进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研究的初步构想包括拓宽研究视野...
关键词:环境弱势群体 中美差异 推进构想 
环境弱势群体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被引量:1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刘海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制度研究>(编号:13BZZ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环境弱势群体较其他社会群体承担了更多的环境负担,对他们面临的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尤其是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角度进行制度创新。从环境弱势群体的角度审视,当前生态文明制度的缺...
关键词:生态文明 以人为本 环境弱势群体 制度缺失 制度创新 
从底线要求看环境公平制度的构建原则——基于环境弱势群体的视角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刘海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制度研究"(13BZZ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正义视阈下的环境弱势群体"(2011M50035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环境弱势群体调查研究"(11CKSJ03)
环境公平制度建设首先应基于一个底线要求——公民健康不受侵害原则,即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以任何方式损害他人的健康。为了维护这一底线,必须对破坏底线的行为进行惩戒,责成造成污染或损害的加害方对受害方进行完全填补性赔...
关键词:环境公平 底线要求 加害赔偿 受害救济 受苦补偿 
绿色小额信贷助推我国农民环境权实现的探析被引量: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8-123,共6页张燕 陈胜 侯娟 
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创新研究项目"‘两型’社会构建背景下我国农村环境金融法律问题研究"(3012850)
环境权是农民合法权益的内容之一,是农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绿色小额信贷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助推农民环境权实现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厘定绿色小额信贷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绿色小额信贷与助推农民环境权...
关键词:农民环境权 环境弱势群体 绿色小额信贷 清洁技术 新农村建设 
中国环境弱势群体状况分析被引量: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刘海霞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环境正义视域下的环境弱势群体研究"(编号:2011M500354)
通过新农村建设、环境正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重视阈可以将我国的环境弱势群体分为环境资源匮乏群体、环境污染受害群体、环境风险承担群体和生态建设受损群体等。当前我国环境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制定的缺位、法律规定的缺陷...
关键词:环境弱势群体 基本类型 面临问题 帮扶原则 
论作为环境弱势群体的农民环境权的实现被引量:4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37-41,共5页阳相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民环境权益的法律保障>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YJC820107);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原理及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CGFX008YBX)
环境权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之一,是公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环境权益上的公平与公正。目前,作为环境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环境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关键词:农民 环境权 农民环境权 环境弱势群体 环境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