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发展史

作品数:6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古远清杨景龙刘家思曾方荣刘向朝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诗刊》《华文文学》《诗选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选本与新诗历史发展关系研究之路径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134-139,共6页方舟 
新诗诞生不久,辑录新诗作品的选本就出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不同类型的选本以自己的方式推进了新诗发展,参与了新诗历史的建构,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未受到重视。本文认为,选本与新诗发展关系研究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统计研究不...
关键词:新诗选本 新诗发展史 相互关系 研究路径 
一部口语体的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史
《诗潮》2018年第6期120-120,共1页安琪 
虽然事先已知《在北师大课堂讲涛》有五卷本,但真正看到它们整整齐齐码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展柜里.还是吃了一惊.中国高校教授诗歌课的老师多矣,但迄今也只有谭五昌老师能如此用心把授课录音整理出来并正式出版...
关键词:新诗发展史 中国当代 口语体 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高校 大课堂 谭五昌 
卷首语
《青海湖》2018年第6期1-1,共1页谭五昌 
在百年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昌耀堪称一位命定孤独的大诗人.昌耀的诗歌创作自其少年时代始,至其生命终结,其波澜壮阔的文学生涯延贯了半个世纪.因为昌耀诗歌独特的美学风貌、气象、质地、内涵、魅力与价值,少有人识.没有太多的敏识之士可...
关键词:卷首语 诗歌创作 新诗发展史 少年时代 美学风貌 文学生涯 诗歌文本 整体感知 
不爱凑热闹的蔡其矫
《泉州文学》2018年第4期40-42,共3页洪辉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朦胧诗的出现而引发的一场争论,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事件。然而,作为朦胧诗人的精神导师,蔡其矫在争论中却是几乎隐形:讨论会上见不到他的身影,听不到他的声音;报刊上也读不到他为弟子舒婷及朦胧诗辩...
关键词:蔡其矫 朦胧诗人 新诗发展史 八十年代 精神导师 讨论会 争论 舒婷 
七月派诗歌的叙述声音
《中外诗歌研究》2018年第1期19-20,共2页王昌忠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七月诗派是一个诗歌实践和诗学建设齐头并进、互生互动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的活跃时间贯穿整个文学史意义上的四十年代。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政治时代。鲜明的叙事性、浓厚的写实性使七月派诗歌在艺术手段、表意策...
关键词:诗歌流派 七月派 叙述声音 七月诗派 新诗发展史 文学史意义 四十年代 政治时代 
吕进教授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
《中外诗歌研究》2017年第3期4-6,共3页郑劲松 
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褒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者,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百年新诗贡献奖”评选活动。日前,该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评选出诗人、评论家、编辑家、翻译家、...
关键词:中国新诗研究所 教授 吕进 中国诗歌 评选活动 新诗发展史 评论家 杰出贡献 
吕进教授荣膺“百年新诗贡献奖”评论贡献奖
《中外诗歌研究》2017年第3期37-37,共1页
为纪念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褒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者,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百年新诗贡献奖”评选活动。日前,该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评选出诗人、评论家、编辑家、翻译家、...
关键词:中国新诗 评论家 教授 吕进 中国诗歌 评选活动 新诗发展史 杰出贡献 
敏锐的学术目光与扎实的学术功底——读许霆《中国新诗自由体音律论》
《诗探索》2017年第3期170-173,共4页古远清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自由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存在的一种诗体。比较起格律诗的探讨来,自由诗的理论建设显得严重滞后。在这种情况下,许霆最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诗自由体音律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关键词:中国新诗 自由体 音律 许霆 复旦大学出版社 学术 新诗发展史 格律诗 
“诗史不孕症”终于有了治愈的希望——评台湾张双英的《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被引量:1
《诗探索》2016年第5期184-189,共6页古远清 
杨宗翰曾说:“台湾诗坛患有‘诗史不孕症”’。大陆学者古继堂1989年在台湾出版了《台湾新诗发展史》,这是第一本台湾新诗史,十年后它仍然是唯一的台湾新诗史。2003年,出现了徐锦成的《台湾儿童诗理论批评史》,但它还不是全面论述...
关键词:台湾诗坛 二十世纪 新诗史 不孕症 治愈 新诗发展史 大陆学者 台湾新诗 
从五四到新世纪:缅甸华文新诗发展史浅探
《华文文学》2016年第2期76-87,共12页郭惠芬 
从五四时期至新世纪初期,缅甸华文新诗经历了大约九十年间的发展历程。五四时期至20世纪中期之前的缅华新诗相继受到中国五四新文化、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抗战文艺的深刻影响;20世纪中期,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
关键词:五四至新世纪 缅甸 华文新诗 发展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