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派

作品数:290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中先吴岳添王燕郑立敏谈亚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文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东方后现代景观一瞥被引量:2
《当代文坛》1996年第6期8-11,共4页曾艳兵 
我们曾借用“文化地震学”的概念来记录和测试人类文化的变化与更替。如果我们将现代主义看作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三级,也就是最高一级的“文化地震”:它推翻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定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作家 后现代景观 西方后现代主义 博尔赫斯 新小说派 《白鹿原》 叙述者“我” 中国当代文学 地震学 资本主义 
现象学叙述的得与失
《当代文坛》1993年第2期13-15,共3页萧燕雄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有两个基本观点:1.现象是对象直接给予意识的,它不是客观物质的而是在意识中呈现的主观的显象;2.现象学所把握的对象的直观本质是现象的知性内容,它通过直觉直接把握。胡塞尔认为,把握纯粹现象应该通过“加括号”的...
关键词:现象学 叙述者 得与失 纯粹意识 纯粹现象 新小说派 胡塞尔 括号 中国当代作家 取代时间 
“新写实”作家的集体退隐现象——来自叙述学角度的一种解读被引量:2
《当代文坛》1991年第6期37-39,共3页朱亚辉 
当“后新潮”小说由于解读的困难而逐渐“衰退”时,“新写实”小说却以其对生存事实及故事本身的关注而相对繁荣起来。当我们面对“新写实”小说人物视角的大量运用,冷漠的“展现”叙述法,充满隐喻的叙述空间等这样一些美学倾向时,我们...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作家 自叙 述学 叙述者 新时期小说 全知全能视角 新小说派 人物视角 创作主体 
诗画结合:小说文本的审美追求
《当代文坛》1991年第4期55-57,共3页赵智 
翻检新时期以来的小说,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日趋丰富多样的小说创作中,小说正向着开放的,有强大再生力的体系发展。小说变得越来越不安分,它不仅将触觉伸进散文、诗歌等门类,而且不断融合绘画、音乐等艺术的特性,吸收其长处...
关键词:诗画结合 小说文本 审美追求 新小说派 绘画艺术 冯骥才 作家 其他艺术 小说创作 凡高 
诗的自觉与诗人的迷失
《当代文坛》1989年第1期21-24,共4页杨远宏 
这肯定是一个乍看令人十分费解的悖论命题。然而,它却真实无情地包含着诗坛现实给与我们的悲凉与警示,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玩笑:诗的自觉从沉沉的梦床上醒来以后,却惊惶地发现诗人已不知去向! 元需争论,“文”,当然可以“...
关键词:诗人主体 语言 现代诗 “文” 新小说派 非语义 诗歌 文以载道 存在方式 “诗” 
还是别绕这个圈子为好——再谈小说创作的人物、情节、故事被引量:2
《当代文坛》1988年第3期21-23,共3页彭荆风 
小说怎么写?又怎么写得好?常使作家们处于苦恼中。 过去常说,一部小说是好是坏,读者是最好的评判者,但,自从出现了“越是好的作品,读者越少”的曲高和寡论后,便使许多作家更处于困惑中。
关键词:小说创作 作家 作品 新小说派 小说家 塑造人物 格里耶 小说观念 传统小说 意象 
试论湖南青年作家的创新
《当代文坛》1986年第4期6-9,共4页胡宗健 
在今日文坛有如洪波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之中,湖南青年作家群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群落。这不但表现于他们的阵营、实力和作品的面貌,而且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上,也不时放大原来创作视野较为窄狭的瞳孔,从比较单调而趋向多样,从比较单色而走...
关键词:湖南青年 湖南作家群 短篇小说 何立伟 中篇 艺术创新 作品 音乐性 新小说派 结构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