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

作品数:2190被引量:6950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振宏刘亚周仁来张钦吕薇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大众心理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感恩表达——职业成功新密码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12期29-29,32,共2页陈美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感恩是一个社会必备的要素。”感恩有助于产生亲社会行为、催生积极情绪、提高关系质量等。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感恩表达在职业领域中的作用。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积极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 《国富论》 感恩 积极情绪 亚当·斯密 职业 
SeeingHappy:成为积极情绪的捕捉者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10期41-42,共2页任妃 王瑞璇 
一条名为“这大概就是拍照的意义”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网友们的纷纷讨论:“拍照是为了记录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拍照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琐事,回想起来的时候也会有好心情”“很多事没法凭空想起来,只有翻看照片的时候我才能回想...
关键词:积极情绪 日常小事 微博热搜 拍照 开心 
愤怒:一种趋近的情绪状态
《大众心理学》2023年第8期47-48,共2页卢晓 
人们认为消极情绪扩大注意力范围,而积极情绪缩小注意力范围。似乎效价,即情绪的积极和消极维度,决定了注意力缩小还是扩大。然而近期研究表明,一些消极情绪会引起注意力范围的缩小。在2009年,卡弗和哈蒙·琼斯的文章中就提出愤怒引起...
关键词:情绪状态 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愤怒 注意力 文章 
如果把落叶邀请进心理课堂——心理课中积极情绪的艺术表达
《大众心理学》2023年第7期15-16,7,共3页程士静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积极情绪。根据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模型,喜悦、感激、满意、希望等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个体的思维活动序列和注意的广度,促使个体进行心理资源建设和整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建构模型 积极心理学 积极情绪 心理课 活动序列 艺术表达 中小学 塞利格曼 
积极情绪的力量
《大众心理学》2023年第6期27-27,34,共2页王蕾 
几乎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琐碎与平凡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种种不圆满,各种消极情绪(焦虑、抑郁、愤怒、悲伤等)扑面而来。然而,我们越想压抑、克制、战胜消极情绪,越无法走出消极情绪的...
关键词:消极情绪 心理实验 魏格纳 积极情绪 心理现象 心理学 
我们的词汇,我们的情绪
《大众心理学》2022年第9期33-34,共2页叶伟豪 
在家庭或学校环境里,家长和老师们经常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绪。这似乎是很平常的事,但却道出了人类情感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孩子们口中的“我好失望啊”“我好开心啊”,这些句子既帮助他们确定自身的...
关键词:人类情感 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 日常生活 鼓励 表达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消极情绪的力量
《大众心理学》2022年第2期31-31,17,共2页张霄钰 邓芸菁 
在生活中,积极情绪产生时,我们总是很愉悦;一旦产生消极情绪,却会感到手足无措。我们总是更想靠近积极情绪状态,而想逃避、压抑消极情绪的产生。但情绪具有两面性,我们往往认识不到积极情绪也有消极面,而消极情绪也有积极面。
关键词: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消极面 两面性 
“助人便是助己?”——亲社会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调节情绪的角色
《大众心理学》2022年第1期25-26,共2页邓艳晶 郝芳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或情境当中,人们自愿牺牲金钱、时间和自身利益,从而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如:分享、合作、安慰、捐赠等。早前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等方面有相对...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情绪稳定性 学业成绩 社会交往过程 青少年群体 人际交往 积极情绪 调节情绪 
“怀念过去”是一种力量被引量:1
《大众心理学》2021年第6期25-26,共2页廖铭玥 
大多研究者将怀旧当作一种情绪体验。其中,部分研究者认为怀旧是一种正性情绪,而有的研究者则强调怀旧作为消极情绪的一面,认为它是一种面对已经消逝的过去的悲痛或失落的情绪。但实际上,大多研究者指出,怀旧是人们在追忆往昔时产生的...
关键词:积极情绪 情绪体验 消极情感 正性情绪 消极情绪 怀旧 复杂情绪 
当生气来敲门,孩子可以如何应对
《大众心理学》2020年第7期30-31,共2页潘婷婷 
引言:会生气说明是个正常人,如果一个人只剩下积极情绪,不知道生气是什么,恐怕已经是非正常人类了。那孩子生气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时该怎么办呢?在学会管理情绪之前,我们先要教他们如何发泄情绪。"我家孩子很喜欢发脾气还打人,怎么办?怎...
关键词:积极情绪 生气 如何应对 抱怨 孩子 正常人 非正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