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派

作品数:125被引量:22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丁苏安谢立中芦炎周燕高一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SBE-SD法的北京市城区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评价
《中国林业产业》2024年第7期22-23,共2页朱家帅 王新杰 张佳曦 王一 袁帅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植物景观的重要载体,不仅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和美学价值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我们在全面调查北京6个具有...
关键词:冬季植物景观 美景度评价法 城市公园 SD法 城市植物景观 心理学派 质量影响因素 SBE 
社会感衰减:当今时代人性的严峻挑战
《中关村》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毕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现实社会与经济不解现象的追问与探寻,也许我们从巨匠先哲们睿智的思想中可以找到破题的窗口。近日笔者集中时间将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解人性》一书翻来覆去地精读了两遍,领悟颇多...
关键词: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本主义心理学 后天因素 心理学派 
理解人工智能的13个关键词
《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14期42-44,共3页肖楚舟 
“人工智能”是一个庞杂的动态概念,各种研究流派和新名词层出不穷。储备一些基本的专业词汇,能帮助我们更快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突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工智能主要流派1符号主义(Symbolicism)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
关键词:人工智能 符号主义 符号运算 研究流派 心理学派 逻辑主义 动态概念 专业词汇 
刘畊宏是个心理学家
《支点》2022年第6期78-78,共1页丁杰 
对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想必不陌生。弗洛伊德心理学派是追求快乐,阿德勒心理学派是追求优越,而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则是追求意义。作为从纳粹集中营活着走出来的犹太人,他跨越了炼狱般的痛苦,结合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 弗兰克尔 心理学派 维克多 阿德勒 意义疗法 追求快乐 生命的意义 
论析《艺术与视知觉》的“张力”理论被引量:3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4期12-16,共5页徐普茂 
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对20世纪以来的视知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艺术与视知觉》中的“张力”理论对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具有概括性,首先,围绕“张力”理论,从词源学的方法,追踪“张力”一词...
关键词:张力 格式塔心理学派 艺术与视知觉 阿恩海姆 
对立统一观点对心理学派的影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120-121,共2页蒋斌 
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动物心理及其行为的一门学科,且以研究人类的心理机制为主。哲学上对立统一观点对心理学各学派的影响非常巨大,可以说,心理学中的许多流派都是处于对立统一的维度之中,如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
关键词:对立统一 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心理学 
人生的意义在合作中实现
《生活教育》2021年第1期121-123,共3页高悦 金英俊(指导)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的关系不得不说,他们先是亦师亦友,后来因为学术上的分歧而决裂,他们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不仅促进了动力心...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 变态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派 人文学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人生的意义 动力心理学 
荐读
《财经天下》2020年第24期80-80,共1页
所谓人格,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脾气和秉性,也就是人对外界反应方式的特点和差异。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也是构成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关键要素,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学科的基石。在心理学派中,对于人格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对于人...
关键词:心理学学科 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派 心理学科 思考方式 心理学家 关键要素 
西方近代心理学派兴衰中透视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年第35期0274-0274,0289,共2页孟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教 育现代化背景下区域教研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YF22020006)”的阶段性成果。
以西方近代心理学派演变过程为线索,详实阐述了不同时期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即“能力本位”“标准本位”、人本主义取向教师教育,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教师教育 价值取向 心理学派 
文化心理与社会行为的逻辑趋同——评《中国人与美国人》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1期48-48,共1页王玉倩 
《中国人与美国人》是旅美华人学者许光先生的代表作品,首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第一部运用人类学方法总体比较中美文化的著作,一直在海内外被奉为研究中美文化认知与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作为文化心理学派代表,许先生通过对大量文...
关键词:中美文化 人类学方法 旅美华人 五十年代 民族性格 总体比较 中国与美国 文化心理学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