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哲学

作品数:21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唐平白新欢汪强杨矗杨鹏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泸州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共山西省委更多>>
相关期刊:《黑河学院学报》《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中国藏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几个西方心理哲学核心概念的含义及其中译问题的思考(一)被引量: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44-54,共11页倪梁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胡塞尔文集》中译”(12&ZD124)
西方心理哲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最初引入汉语论域的过程中,因为含义理解和用语选择方面的不尽成熟而在思想史上遗留下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今天的研究者的面前,而且会以系统的方式陆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些问题不仅...
关键词:西方心理哲学 核心概念 中译问题 
关于几个西方心理哲学核心概念的含义及其中译问题的思考(二)
《甘肃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10,共10页倪梁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胡塞尔文集》中译”(12&ZD124)。
西方心理哲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在最初引入汉语论域的过程中因为含义理解和用语选择方面的不尽成熟而在思想史上遗留下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今天的研究者面前,而且会以系统的方式陆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些问题不仅涉及...
关键词:感受 意欲 本能 自我 知性 
精神、现象与规范——维特根斯坦心理哲学方法论探析被引量:2
《哲学分析》2020年第2期71-84,197,共15页贺敏年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维特根斯坦实践哲学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9CZX045)。
心理哲学是"过渡时期"的维特根斯坦思考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哲学活动之精神地缘性的觉识促使他从早期有关描述结构的客观化诉求逐渐转向对刻画具体言语实践的规范性诉求,伴随着回归"现象"与"日常",有关逻辑秩序的统一性与单义性碎化为...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精神地缘性 感觉秩序 语用规范 
庄子心理哲学在学生心理调节上的作用
《黑河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21-22,共2页刘什芹 
庄子的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关于自由和生死的深刻见解是庄子心理哲学的精华部分,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体现。庄子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态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庄子心理哲学 大学生 心理调节 乐观豁达 
哲学的意向性及心理哲学的发展应用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31-35,共5页郑立勇 孔燕 
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LLYJAHST053)
意向性是当代西方哲学和认知科学的思想核心,意向性理论深入分析和解答了许多哲学的基本问题。意向性是人的本质结构的重要部分,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前提条件和内在动力,是揭开心理内在奥秘的枢纽。通过对心理问题的意向性分析,探讨了...
关键词:意向性 心理哲学 发展应用 
《俱舍论》色法心法观分析——一种心理哲学的视角被引量:1
《中国藏学》2015年第1期114-120,共7页高颖 
本文采用文献学、诠释学和跨学科比较的方法对《俱舍论》的色法、心法、心所法进行心理哲学的诠释,并将相关内容与现代心理学研究进行比较。通过对《俱舍论》色法观进行分析,总结了《俱舍论》中色法引生色法、色法引生心法、心法引生色...
关键词:《俱舍论》 色法 心法 心理哲学 
从欲望之耳到心灵空间——外语听者的心理探析
《艺海》2014年第11期192-194,共3页裴如意 
在人类通过身体感知周围世界的有限方式中,听觉是非常敏感的一种,因为人类的耳朵是充满欲望和好奇心的。耳朵所捕捉的讯号快速地在神经系统传递,激活了听者广阔的心灵空间。而外语听者的听觉体验则如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挑动他们的好奇...
关键词:外语听者 心理哲学 情绪系统 审美心理 格式塔心理 
浅析徐静蕾电影的哲学主题
《祖国(教育版)》2014年第6期25-25,共1页刘晓阳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获得最高国际殊荣的女导演之一和中国首位票房过亿的女导演,徐静蕾一直以其细腻且独特的女性视角,表达着在男权社会中作为男性陪衬的“他者”形象的女性的内心世界,而这些作品更是构成了一种更深层的由恋父、自恋和...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 徐静蕾 哲学主题 “他者”形象 女性视角 内心世界 男权社会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视阈中的《赎罪》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4期118-121,共4页申圆 
以弗洛伊德﹑勒邦﹑马斯洛的心理哲学为理论支撑,试析《赎罪》中三位主人公幽微的心理境况:重点介绍创作家与白日梦的关系,揭示幻想与现实间的落差;阐述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关系,寻索布里奥妮的犯罪动机;分析自我与超我间的矛盾,解释...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心理哲学 
张载与王夫之的道德心理哲学被引量:5
《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26-133,共8页刘纪璐 
就当代学者来说,如何从经验考察来验证人是否有先天或普遍的道德情感会是很有启发的道德心理学议题。从道德心理哲学的角度重新解析张载以及王夫之的道德理论。探讨他们对道德的可能性,善的根源的解释,以及他们对恶如何产生,如何对付的...
关键词:张载 王夫之 道德心理学 道德理性论 道德情感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