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体系

作品数:79被引量:63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隆张福锁肖焱波孙建好汤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源类黄酮对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桉树科技》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李林欣 韦庆琳 邓家珍 黄永珍 张涵 叶绍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69);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22TG26号);广西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2023GXZCLK09)。
探讨降香黄檀与桉树间作体系下根瘤与幼苗生长生理对不同浓度类黄酮处理的响应,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模拟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外源金雀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大豆黄素3种类黄酮分别设置5μg·L^(-1...
关键词:尾巨桉 降香黄檀 间作 类黄酮 
四川三台县麦冬//玉米间作体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2025年第1期290-308,共19页孙小芳 曾华兰 刘勇 何炼 况再银 代顺冬 华丽霞 蒋秋平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126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专项资金(SCCXTD-2020-19);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1-21);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8)。
【背景】麦冬//玉米间作是麦冬产区最主要的种植模式,解析该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为利用栽培措施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及从土壤微生态学角度揭示麦冬//玉米间作生态种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明确麦冬//玉米间作体系下根际土...
关键词:麦冬 玉米 间作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玉米||豌豆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方式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10期1639-1649,共11页郑浩飞 逄蕾 孙建好 赵建华 于瑞鹏 李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900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525);甘肃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01050)资助。
为研究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本文基于2012年布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了采样与分析。试验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1)覆膜方式,条膜覆盖和全膜覆盖;2)施肥量,常规施肥[450 kg(N)·hm^(...
关键词:玉米||豌豆间作 覆膜 减施化肥 养分吸收 粗蛋白产量 
猕猴桃与柑橘的间作体系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4年第4期121-123,共3页宋建群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课题(KY2023030)。
间作是作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集约化种植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不仅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热、水、肥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减少作物病虫害发生,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在世界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乐山地区,经济作物种植普遍,利...
关键词:猕猴桃 柑橘 间作模式研究 
氮添加对燕麦/豌豆间作体系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草地学报》2024年第2期450-461,共12页冯晓云 侯统璐 鲍根生 张鹏 李媛 梁国玲 
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2022-ZJ-7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98、U21A20239)资助。
为分析无机氮肥对燕麦(Avena sativa)/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体系主要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本研究以燕麦和豌豆为试验材料,设置单播、隔行间作、同行混合间作3种种植方式和对照(0 kg·ha^(-1))、低氮(50 kg·ha^(-1))、高氮(200 kg·ha...
关键词:间作种植 氮添加 茎叶 根系 化学计量特征 
施氮与pH处理对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林草资源研究》2024年第1期111-124,共14页吴昊 邓家珍 何雅琴 林铭业 叶绍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尾巨桉诱导降香黄檀根系结瘤与共生固氮行为机制”(32260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速生桉与降香黄檀种间氮素转移行为及根系互作机制”(31460169);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人工复层林经营技术推广示范”(2022 TG26号)。
探讨豆科树种降香黄檀与桉树间作体系下根瘤与幼苗生长生理对不同施氮处理与pH环境的响应,为探索高效生物固氮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可控实验模拟尾巨桉-降香黄檀间作体系;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氮素...
关键词:尾巨桉 降香黄檀 根瘤 生长生理 间作 
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2024年第2期1-8,共8页张志华 林洪鑫 袁展汽 肖运萍 汪瑞清 吕丰娟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No.CARS-11)。
为明确木薯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花生品种‘粤油256’为试验材料,在木薯间作花生种植模式下,设置5个木薯施氮水平(0、90、135、180、225 kg/hm^(2)),共5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
关键词:木薯 间作 花生 氮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配合氮肥减施对辣椒–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余众 刘圆圆 夏懿 张仕颖 王豹 岳献荣 夏运生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002AE320005-1)。
【目的】叶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等占云南省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62.19%,蔬菜连作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制约了设施蔬菜高产优质,降低了土壤质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土壤氮残留及生物相关特性...
关键词:连作设施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辣椒大豆间作 氮肥减施 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 菌丝密度 土壤氮残留 
4个栽培因子组合对大棚西瓜—辣椒间作体系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河南农业科学》2023年第12期116-126,共11页李乡春 隋益虎 唐靖雯 胡能兵 
滁州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0ZN001);安徽省重点科技攻关面上项目(1704g07020111)。
为探索大棚条件下西瓜—辣椒间作最佳栽培因子组合,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西瓜种植密度(畦长A1—A4:2.0、2.5、3.0、3.5 m)、辣椒品种(B1—B4:凤绿5号、凤绿2号、凤紫运1号和羊角椒1110)、追肥量(C1—C4:375、525、675、825 k...
关键词:西瓜 辣椒 间作 农艺性状 果实性状 产量 
施氮和种植模式对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吸氮量和根系形态的影响被引量:7
《东北农业科学》2023年第4期6-11,共6页邵泽强 刘书奇 勾千冬 依德萍 陆文龙 
吉林化工学院重大科技项目(吉化院重大合字【2020】第012号);吉林化工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吉化院博基合字【2021】第024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94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对玉米/紫花苜蓿间作体系中玉米和紫花苜蓿产量、吸氮量和根系形态的影响。设置了2个施氮水平(N_(0)、N_(1))和4种种植模式(MM、MA、IMA46、IMA26)。结果表明,施氮能显著增加玉米和紫花苜蓿的...
关键词:玉米/紫花苜蓿间作 产量 吸氮量 根系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