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女校

作品数:50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霞杜式敏王敬平陈雁崔运武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理工学院苏州大学汕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杂志》《佛学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宁波教会女校国有化发展状况探究——以甬江女子中学为例
《文教资料》2020年第34期99-101,共3页罗培佳 
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传教士借机入甬并开办教会女校,使宁波教会女校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1844年,第一所教会女校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宁波女塾创立,为教会女校之滥觞;1927年,甬江女子中学的教育权收归国有,从教育政策、...
关键词:民国 国有化 教会女校 甬江女子中学 
论近代湖南教会女校英语教育——以长沙福湘女中为中心的考察
《高考》2019年第28期23-23,共1页张仪 
近代湖南教会教育素称发达,长沙福湘女中更是在湘教会女校中的佼佼者。福湘女中在其近40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出来大批优秀学生,其教学方法对当今英语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近代湖南 教会中等教育 英语教育 
“金陵家庭”的话语与实践:金陵女大的家庭认同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149-156,共8页严海建 
金陵女大将"金陵家庭"的观念贯彻于其近40年的办学实践之中,内部强固的家庭认同是金陵女大的重要特征。金陵女大家庭认同的建构,除了精英化小型院校的客观条件以外,女子教会大学独特的文化环境和相对独立的体制也是重要因素。女子教会...
关键词:金陵女子大学 教会女校 家庭认同 师生关系 
早期的教会女校与女性生活的改变
《现代阅读》2017年第9期20-21,共2页徐宁 
传教士要求教徒至少得让女儿接受初级教育,这样她就可以读《圣经》了。获得学校教育的女学生不仅比其他女孩儿出色很多,而且也接触了西方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女性生活 教会女校 早期 初级教育 《圣经》 学校教育 西方思想 自主意识 
教会女校与女性生活的改变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7年第6期26-28,共3页徐宁 
中国传统闺秀多出生于寓裕家庭,能识文断字,制作女红。如丰子恺这样回忆生活于晚清的祖母:祖母读书识字,常躺在鸦片灯边看《缀白裘》等书……她又爱好行乐。镇上演戏文时,她总到场,先叫人搬一只高椅子去,大家都认识这是丰八娘娘...
关键词:女性生活 教会女校 《缀白裘》 丰子恺 祖母 椅子 识字 读书 
教会女校与女性生活的改变
《书摘》2017年第2期35-38,共4页徐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的小桥流水确实让人难以忘怀,这里的才女亦成为卉往今来众人的美好追忆。那么近代以来,与江南早期教会学校的女学生同处一个时代的闺阁女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中国传统闺秀多出生于富裕家庭,能识文断字...
关键词:女性生活 教会女校 《缀白裘》 近代以来 闺阁女子 教会学校 富裕家庭 中国传统 
美国在华教会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
《高教学刊》2016年第24期248-250,共3页吴泉成 
美国传教士在近代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同时,创办教会女校,将西方的女子学校教育引入中国,不仅给中国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近代中国女性留学海外,对近代中国女性思想解放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教会女校 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中国近代教会女校的历史评价分析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年第7期106-106,共1页马霞 
教会女校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对中国近代社会和近代教育都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教会女校同时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会女校 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 
中国近代教会女校发展历程探析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年第5期126-126,共1页马霞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传教、办学校的特权,教会女校由此产生.教会女校经历了初建、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几个发展阶段,最后走向衰退和终结.
关键词:中国近代 教会女校 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教会女校创办的原因分析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年第2期157-,共1页马霞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军事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封建教育的腐朽为中国近代教会女校的创办提供了契机,西方列强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创办了教会女校,通过教会女校培养更多的女基督教徒.
关键词:教会女校 创办 原因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