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理论教育

作品数:29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玉珍李辉杨孝志张涛吴静波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党史博采(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展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年第11期175-175,共1页吴菡 
当前,网络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自一个小的家庭乃至一个上市集团无一不在网络中发展。网络媒体时代,迅速便捷的网络不仅仅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在生活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介于家庭成员及...
关键词:政治理论教育 网络媒体 网络时代 政治理论教学 
新媒体时代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亲和力提升策略研究
《科教文汇》2018年第33期37-38,共2页闫鸿斐 于蓉 
亲和力是衡量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指标。积极应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对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内容、方法、话语和环境等方面的冲击,明确新形势下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强化教育主体的使命担当意识,加强教育全过程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理论教育 新媒体 亲和力 
传播学视域下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说服力研究
《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第19期51-51,53,共2页闫鸿斐 芮晓华 
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新媒体时代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传播研究"(编号:2016608706)
为了更好地加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文章从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主体的亲和力、传播内容的可接受度、传播受众的参与度和传播媒介的交互性四个方面提出了传播学视域下提高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说服力的策略。
关键词:传播学 政治理论教育 说服力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思考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年第10X期45-46,共2页李霓 
"新媒体背景下雅安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主流思想培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A2015B02
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政治理论教育成为了我国高校学生入学的必修课程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生产、生活、学习等,网络逐渐渗透人们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 政治理论 教育工作 
我国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模式的历史探究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姜雅静 王继辉 
我国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模式按照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三个阶段,大体可以分为速成模式、普及模式、专业化模式三种。每种模式都有自身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甚至每一个过程的重要阶段都有...
关键词:高校 政治理论教育 教育模式 
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培养——高校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培养的方法被引量:9
《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8期262-263,共2页朱玉珍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分析当前存在的网络诈骗问题入手,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培养大学生防范诈骗意识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研究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提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采取有效...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 网络诈骗 防范意识 
大学生心理特点与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被引量:4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杨孝志 
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来说,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又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创新和改善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提高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乃至大学...
关键词:心理特点 政治理论学习 政治理论教育 
浅谈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创新被引量:1
《党史博采(下)》2006年第4期44-45,共2页王金成 王勇 
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进行内容、观念更新的同时,必须进行途径和方法的创新。要努力克服传统政治理论教育模式的弊端,使政治理论教育增强吸引力、说服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政治理论教育 途径与方法 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双主体的内在积极性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64-66,41,共4页李征南 
以人为本是探索和把握高校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增强教育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构设政治理论教育的双主体结构模式,发挥教育者主体和被教育者主体的主体性,遵循被教育者主体性发挥、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 双主体 主体性 以人为本 
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指导价值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肖泳冰 符宇忠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人为本的"思政课"时代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4JD710015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以人为本”有利于落实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既为实现政治理论教育在高校中的首要地位提供现实的基础,也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提...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