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汉

作品数:34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冰杨兆贵周炽成何恬刘耘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哲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辑刊》《青海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庄学研究探析:以葛瑞汉和爱莲心为中心
《邯郸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周炽成 
西方的庄学研究不同于中国的庄学研究,正如中国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不同于西方的同类研究一样。西方的各种背景是我们思考西方的庄学研究时不能不讨论的因素。葛瑞汉和爱莲心的庄学研究都受这些背景的影响。作为西方庄学研究的大家,两人各...
关键词:庄子 庄学 西方 中西关系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互为“他者”:以葛瑞汉等人的研究为中心
《管子学刊》2024年第2期69-78,共10页周炽成 
以西方哲学看中国哲学,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做过的工作;而以中国哲学看西方哲学,这种工作做得相对少些。两种哲学互看对方而开展对话、交流,可使双方都有触动。英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葛瑞汉经常做此“互看对方”的工作,成就斐然。由葛瑞...
关键词: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葛瑞汉 “他者” 
意志无力与道德认知——以倪德卫对孟子的解读为考察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1期104-105,共2页陈志伟 
现代西方汉学对孟子的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由刘殿爵和葛瑞汉(Angus C.Graham)发端,到70年代迅速进入一个小高峰,最具代表性的即倪德卫(David S.Nivison)在孟子学各个方面的探讨,尤其是他关注了之前未获重视的一个问题,即道德哲学领域...
关键词:西方汉学 道德认知 道德行动 葛瑞汉 孟子学 刘殿爵 道德哲学 
关于后葛瑞汉时代文本分析的反思
《齐鲁学刊》2021年第5期5-16,共12页刘笑敢 刘雪飞(译) 
葛瑞汉以其独创的文本分析、优雅的译文、精彩的推理以及哲学的视域和洞见闻名于学界。在葛瑞汉离世之后的后葛瑞汉时代,学者们在进行中文文本分析时,同葛瑞汉一样,普遍存在着四个基本的无意识的假设:一、可供研究的文本等同于古代文献...
关键词:葛瑞汉 文本分析 无意识假设 《庄子》 《老子》 
再议理性与自发性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21年第5期28-36,共9页 柴婕(译) 
在《理性与自发性》中葛瑞汉提出了有关理性和自发性的论述,来解释休谟的“是”与“应该”之间著名的差距:从关于事实的陈述句无法在逻辑上得出有关价值的规范性陈述。葛瑞汉认为“有意识”的第一原则可以作为事实和价值这两者的根据,...
关键词:葛瑞汉 动物 庄子 自律 意识 《理性与自发性》 
《逍遥游》英译若干问题述论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4期196-204,共9页于雪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42)。
《逍遥游》篇题的多种英译揭示了题旨的丰富意蕴,有的翻译富有启发性。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中国学者,其英译多将“逍遥”与乐相关联,而英美学者则否。对关键词如“逍遥”“游”“鲲”“化”“无己”等的英译,可以寻绎出中西学术及文化...
关键词:《逍遥游》  利维坦  冯友兰 葛瑞汉 
墨学西进:西方学界的墨学研究概况被引量:1
《职大学报》2021年第2期17-22,16,共7页童恒萍 鲁龙胜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西视野交融下的墨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为18YJA720012)。
西方世界对墨学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西方传教士对《墨子》文献的翻译及介绍开始的,之后逐渐深入到对《墨子》文本及义理的探讨,二十世纪欧洲的李约瑟与葛瑞汉的墨学研究较有代表性。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西方学界的墨学研究虽从数量上...
关键词:西方世界 墨学研究 李约瑟 葛瑞汉 
取向、入径与科学启示:孟子人性论研究的再思考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200-201,共2页刘笑敢 
现代学界有关孟子人性论的解释蕴含两种人径:第一种入径可称之为“直接、素朴式解读”,以汉学家葛瑞汉、哲学家孟旦以及历史学家华霭仁为代表;第二种人径可称之为“迂回、注入式重释”,以牟宗三和安乐哲为代表,他们分别借用康德理论、...
关键词:葛瑞汉 科学启示 杜威 注入式 牟宗三 安乐哲 入径 重新诠释 
“意识到”、自发性与关联思维——试论葛瑞汉的汉学方法论被引量:4
《浙江学刊》2020年第6期168-176,共9页刘耘华 
葛瑞汉汉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他对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借助"意识到"所形成的事件整体情境,能够消弭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人为鸿沟,因为整体自身能够对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产生自发性的调节...
关键词:葛瑞汉 汉学方法论 “意识到” 自发性 关联思维 
葛瑞汉《庄子》英译中的“道”及相关概念的遮蔽被引量: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刘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汉学概念的关联思维研究”(项目编号:19BZW030)的阶段性成果。
葛瑞汉的《庄子·内七篇及其他》被西方公认为严谨的学术译作,是西方学者进行道家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概念图式和译者所持的文化立场不同,在翻译实践中追求绝对等值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相较于原语,目标语或多...
关键词:葛瑞汉 《庄子内七篇及其它》 二分法 “道” “气” “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