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飞

作品数:12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教儒学儒家宗教新儒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鲁学刊》《河南社会科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孔子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后葛瑞汉时代文本分析的反思
《齐鲁学刊》2021年第5期5-16,共12页刘笑敢 刘雪飞(译) 
葛瑞汉以其独创的文本分析、优雅的译文、精彩的推理以及哲学的视域和洞见闻名于学界。在葛瑞汉离世之后的后葛瑞汉时代,学者们在进行中文文本分析时,同葛瑞汉一样,普遍存在着四个基本的无意识的假设:一、可供研究的文本等同于古代文献...
关键词:葛瑞汉 文本分析 无意识假设 《庄子》 《老子》 
儒家的自我理念:论儒家哲学中的修己与自由意志被引量:8
《孔子研究》2019年第2期5-18,共14页成中英 刘雪飞 
如何规划自我以应对构建良好社会与正义政府之需求,是儒家哲学始终关切的重心。"自我"概念蕴含时间的与超越的、参与的与反思的两个面向,中国语境下的"自己",其中"自"与"己"则分别指代这两个不同的面向。但"自己"并非意味着自我的二分,...
关键词:儒家 自我 修己 心性 自由意志 
《保训》与西周初期的史鉴思想
《河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99-103,共5页刘雪飞 李建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与史鉴传统研究"(10CLSZ06)
清华简《保训》篇对研究西周初期的史鉴思想有重要的意义。《保训》记录了周文王以历史典故教导太子,希望他能够效法舜、上甲微、成汤,最终"身受大命"的训告。文王所传宝训是其治国经历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当时天下大势的理性认...
关键词:《保训》 周文王 史鉴思想 殷鉴 天命 
“伯牛有疾”现象探析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16年第6期10-15,共6页刘雪飞 
山东省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创新项目"孔子思想的伦理智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KZXT01YB04);"孔子与孔门弟子"(KZXT03ZD04)
孔子在探望其德行出众却罹患"恶疾"的弟子伯牛时,曾发出"斯人斯疾"以及"亡之,命矣"的慨叹,伯牛因此被后人视为行善而遭祸的典型。世人在言说"伯牛有疾"时,通常将其与"颜回短命"、"子路菹醢"、"子夏失明"等相提并论。它们折射出的哲学省...
关键词:伯牛有疾 福善祸淫 德行 天命 
儒学复兴的理性思考——杜维明“儒学复兴”论刍议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4-129,共6页刘雪飞 李建 
"儒学复兴"论是杜维明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学思路向的旨归所在。杜维明"儒学复兴"论以直面列文森、分疏"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为逻辑基点;以继承"五四"精神、矫正"五四"心态为先决条件;以超越启蒙心态、回应西方文明挑战为必经之路...
关键词:杜维明 儒学复兴 儒学第三期发展 理性 
宗教情怀与人文理性——论许地山的儒教观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20-26,共7页刘雪飞 
许地山是20世纪初期较早从现代意义上对"儒"及儒教进行宏观审视的学者之一。依许地山,儒在源起上不应止于所谓的"殷民宗教者"而应推设到更为久远的史前时期。原初的儒,本身具有进一步转化成教门的潜能,社会的光景、师儒之职、加之"《书...
关键词:许地山 伦教运动 新宗教 宗教沟通 宋儒精神 
试析马克斯·韦伯的儒学观被引量:5
《齐鲁学刊》2011年第6期32-37,共6页刘雪飞 
马克斯.韦伯以基督新教为参照,从价值体系、人格取向、财富观与营利观三个方面对于儒教与新教所作的比较,不仅为其中心命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而且充分展示了其体现在"中国理性资本主义之产生"问题上的儒...
关键词:“韦伯命题” 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 儒教(儒学) 现代化 
“德”“法”互补:一个儒家—康德式的反思(上)被引量:11
《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5-15,共11页成中英 刘雪飞 
对于儒学而言,德与法同等重要,它体现在由孔子的德性说到孟子的仁政说再到荀子的隐含着法精神的"礼"制说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应当以一种审慎的态度修正我们对于儒家哲学的某些成见与偏见,即,通过认同孟子和荀子对孔子经典思想所指向的...
关键词:儒家 德性 法律 亚里士多德 康德 荀子 
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的反思被引量:2
《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刘雪飞 
儒学宗教性问题关涉到如何认识儒学的特质,如何界定与评价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评估儒学的现代价值和未来走势等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儒学研究中举足轻重而又意见纷纭、争而未决的主要议题之一。从"宗教"、"儒教"含义...
关键词:儒学 儒教 宗教性 反思 
20世纪前半期现代新儒学评价研究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52-154,共3页刘雪飞 
关于现代新儒学(新儒家)的认识、评价和研究,1949年或者说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20世纪50年代之前,国内学界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把新儒家或新儒学看成是一种思潮或流派,对其研究基本上是自发的争鸣式的个案探讨,即侧重某一个...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 新儒家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