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作品数:16249被引量:23850H指数:9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程啸张新宝齐爱民谢笑谢阳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刑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发布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入罪问题探究
《检察风云》2025年第7期20-21,共2页张宇 
2024年度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编号:GZJC2024A05]的阶段性成果。
“发布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其是指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最早对这一行为进行规制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关键词:侵犯 发布型 公民个人信息 入罪问题 
网络爬虫技术侵犯个人信息的定罪分析
《法学(汉斯)》2025年第3期449-458,共10页李织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爬虫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利用该技术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也不断增多。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不够明确、完善,不同地区在司法实践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差异,致使“同案不...
关键词:爬虫技术 侵犯个人信息 入罪判断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民刑衔接视角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范调适
《西部学刊》2025年第5期61-64,共4页李若彤 
数字时代,个人信息成为重要社会资源。民事法规范和刑事规范日益重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刑法率先担负起保护个人信息的重任,经历了从依附到独立再到合并三个立法阶段。随着民事法律的完善,“刑先民后”的立法政策弊端渐显,致使侵犯...
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法》 民刑衔接 
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域下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路径研究
《市场周刊》2025年第9期153-156,共4页王浩权 
文章深入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中个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重重风险,具体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和输出这三个关键阶段的风险,以及传统保护模式在应对这些新挑战时所显现出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风险预防原则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个人信息安全 风险预防 保护策略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法学(汉斯)》2025年第3期525-529,共5页李瑞寅 
互联网信息时代新形势下,基于数据海量特征及司法实践通行做法于法有据之需要,公民个人信息真伪举证责任应当引入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从适应当前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政策需求角度看,在某些情况下“被他人用于犯罪”为该类型...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规制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认定疑难问题研究
《西部学刊》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徐梓青 
“公民个人信息”概念缺乏相关规范指引和理论阐释,致使其刑法认定出现诸多疑难问题。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时,应立足于《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公民个人信息区分为“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 司法解释 可识别性 关联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范目的与出罪路径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7-132,共16页曹岚欣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的刑事政策现代化研究”(22AFX009)。
在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司法实践中被激活适用,但同时也存在被过度适用的问题。在保护法益方面,个人权利说面临个人权利外观不周延、权利范围宽泛及权利内容解释效能不足的诘难。本罪的规范保护目的在于通过规制上游侵犯...
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归咎的刑事责任 信息保密性 出罪 
基于个人信息保护与刑事司法数据安全的差异立法探索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5年第1期135-152,共18页朱溯蓉 
个人信息和刑事司法数据的界分一直不明确,导致对两者的保护规则并不清晰。当前,我国虽已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体系,但刑事司法数据安全保障仍呈现出附属、分散的样态。从法律保护视角下审视,刑事司法数据安全的保障未...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 刑事司法数据安全 《刑事诉讼法》 区分治理 
有组织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以“叶某等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15-225,共11页敬力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毒品犯罪智慧预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3CFX062)的阶段性成果。
在当前的信息网络时代,有组织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侵犯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常见多发。基于我国刑法中三种程度递进的组织化判断标准,依据案件既有证据难以认定为犯罪集团的,若犯罪团伙符合核心参与者固定、具备清晰层级化结构且围绕同...
关键词:犯罪组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网络虚拟财产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患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进路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26-237,共12页王晓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毒品犯罪智慧预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3CFX062)的阶段性成果;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SQ24027)。
在就医实名制与智慧医疗服务得到迅速推广的背景下,医疗机构关联从业者对患者个人信息的不法处理显著妨害了患者的个人信息权益。患者个人信息范围较广,包括一般个人信息与作为敏感个人信息的医疗健康信息。在现实的诊疗场景中,患者个...
关键词:患者个人信息 最小必要 知情同意 非法使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