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应对

作品数:257被引量:1864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宪权储陈城张旭郭旨龙梁根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命历程视野下慢性犯罪人的特质与刑法应对
《学术界》2025年第3期126-136,共11页张小虎 
慢性犯罪人虽仅占犯罪人总数的约1/5,但却犯下了全部罪行的过半及严重犯罪的2/3,因此其应成为刑事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慢性犯罪人通常是指那些在18岁之前实施过五次或五次以上犯罪的犯罪人。慢性犯罪人这一概念凸显于生命历程视野下犯...
关键词:慢性犯罪人 犯罪生涯 犯罪人特征 刑法应对方案 
刑法应对人类基因科技潜在风险的模式选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魏汉涛 桑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物安全视野下人类基因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刑法规制研究”(22BFX04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研究”(202410714)。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与应用潜在的利益与风险均很大,如何平衡科技进步与风险防范是刑法规制这类行为最根本的问题。对此,国外学者提出了自由尊严观下的弱式风险预防与秩序尊严观下的强式风险预防两种观点。前者主张只要风险未被彻底证...
关键词:人类基因编辑 强式风险预防 弱式风险预防 规制模式 
间接治理:刑法应对数字技术风险的基本模式
《法学论坛》2025年第1期65-77,共13页储陈城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自动驾驶技术刑法规制问题研究”(19SFB3020);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利益衡量视角下刑法规制尖端网络技术问题研究”(21FFXB071)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技术从传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司法总是呈现出激进与保守的对立、转换。预防技术风险与防止技术萎缩的立场相互博弈。出于保护新兴技术创新的考虑,刑法不宜对数字技术风险过早地作出反应。当前...
关键词:数字技术 间接治理 数字平台 看门人义务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安全保护的挑战及刑法应对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聂立泽 王祯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风险预防 数据安全 刑法规制 
弱人工智能下多元主体侵害著作权行为的刑法应对——以正犯归责与共犯归责为中心的规制范式
《人民检察》2024年第23期16-19,共4页丁丽柏 金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法治保障创新研究》(20BFX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写作软件”为形式的人工智能可直接生成“作品”,甚至借鉴与抄袭他人作品,实施侵害著作权的行为。如果人工智能自动侵犯著作权,将面临应由机器还是应由人来承担责任的认定困境,以及人工智能设计者、所有者、使用者的多元主体责任分...
关键词:弱人工智能 著作权 主体多元 正犯归责 共犯归责 
非法采砂行为的刑法应对--兼论与《黄河保护法》的规范衔接
《西部法学评论》2024年第6期37-46,共10页方正 
非法采砂行为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大流域、水域,对我国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基本功能造成了巨大破坏.譬如黄河流域长期以来生态环境脆弱,非法采砂行为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我国刑法中关于非法采砂行为的条文尚付阙如,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适用非...
关键词:非法采砂行为 黄河保护法 规范供给 非法采砂罪 附属刑法 
元宇宙“人身侵害”刑法应对的反思与修正被引量:1
《东方法学》2024年第6期135-147,共13页敖博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项目批准号:GZC202308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刑共治视域下滥用数据要素信用惩戒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4CFX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元宇宙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互动方式的同时,也潜藏着“人身侵害”的风险。元宇宙有限沉浸性所引发的深度冒犯是刑法介入元宇宙“人身侵害”的法理依据,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则为刑法介入提供了犯罪学上的理由。“个人—支配犯”...
关键词:元宇宙 人身侵害 冒犯原则 支配犯 义务犯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犯罪的刑法应对被引量: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年第6期55-72,共18页刘博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ZD210)的研究成果。
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初阶数字金融在我国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集中整顿”的发展历程,以“金融管理秩序法益观”建立起的金融刑事法治体系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所需。数字金融创新与刑法规定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具有契合性,频频突破信...
关键词:数字金融 金融犯罪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金融诈骗罪 行刑关系 
在公共空间拍摄、传播私密部位影像行为的刑法应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1期119-130,201,共13页周遵友 余云霞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网络犯罪研究)重点课题“网络犯罪刑事规制强化途径研究”(GJ2020WLA01)。
在当今网络时代,偷拍裙底行为已然成为各国共性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此类行为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专门的罪刑规范。在我国,某些情况下的偷拍裙底行为可以构成侮辱罪、强制猥亵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也可以构成淫秽物品犯罪、非...
关键词:轻罪 偷拍裙底 私密部位 私密影像 性隐私权 刑法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刑事定罪条款与中国刑法应对被引量:3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年第5期105-120,共16页周振杰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课题“大陆法系国家案例编纂模式与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SFAL022)的研究成果
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系统的使用可对刑事犯罪的规模、速度和范围产生巨大影响”与“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的认识下,《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刑事定罪条款体现出了明显的预防性、灵活性、客观性、延展性与主权性特征。我国...
关键词:网络犯罪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虚拟财产 洗钱罪 网络涉儿童性犯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