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治

作品数:25被引量:12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忠明钱广荣孔许友郑琼现占美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青少年法治教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华英才》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任德不任刑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4年第9期54-54,43,共2页
重德政而不重刑罚。这是汉代董仲舒对德刑关系的看法。针对汉初因袭秦朝“刑治”所带来的弊政,董仲舒重申了儒家的德治理念,提出“任德不任刑”的法律主张。他认为君主应当实施德政,以教化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不应一味使用刑罚。随着...
关键词:汉代政治 儒家思想 道德与政治 德政 任德 董仲舒 刑治 刑罚 
探寻中华法系之源 回眸法治中国之路 中国法院博物馆:穿越时空的法治之旅
《中华英才》2023年第22期92-95,共4页王晓超(文) 林军(图) 
在东交民巷与正义路交叉口的转角处,嘉立着一栋始建于1910年的古典折衷主义建筑——中国法院博物馆。红灰色相间的外墙,红色半圆形窄顶,弧形转角的设计,令这座建筑古朴典雅,文艺又唯美。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
关键词:中华法系 司法文明 东交民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示范基地 古朴典雅 刑治 中国之路 
民刑共治:中国式现代犯罪治理新模式被引量:98
《中国法学》2022年第6期27-46,共20页刘艳红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209)的阶段性成果。
受民刑不分以刑为中心的传统法制影响,重刑轻民的刑治模式成为我国犯罪治理的主导模式。为回应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以及民法典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应构建民刑共治的中国式现代犯罪治理新模式。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以追求良法善治为目标,...
关键词:民刑共治 刑治 犯罪治理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中国治理原型试探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5期68-86,159,共20页刘巍 
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LSYZD2019005)的阶段性成果。
对“礼”与“法”、“礼治”与“法治”关系的研究,近代以来有由极端对立走向最近的混淆合一之趋势。本文既包容又尝试超越既有分析架构与观念设置,努力钩沉与分析中国治理原初形态之“天治”“德治”“礼治”“刑治”“人治”诸本相;...
关键词:中国式法治 天治 德治 礼治 刑治 人治 
西汉“霸王道杂之”政治思想探略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94-99,共6页贾军仕 
高祖刘邦立国,惩秦之弊,征询儒士治国,以太牢之礼隆重祭祀孔庙,都凸显了西汉初年在政治制度上的调整。自惠帝,高后、文景之世,在政治上执行的都是黄老无为之治。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确立了一套"霸王道杂之...
关键词:王道 霸道 德治 刑治 霸王道 
功利思维导向下先秦法家“刑治”模式的基本理路
《理论月刊》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李德嘉 
现代学界常将先秦法家的治理思想总结为"法治"。然而,先秦法家之"法治"与近代西方所提出的"法治"不可同日而语,将法家以法统治社会的思想概括为"法治",不仅不利于表达,而且会产生概念的混淆。究法家"法治"之实,实为"刑治"。先秦法家"刑...
关键词:刑治 法家 法治 功利思维 
论春秋时期的刑书书写——以铸刑鼎之争为中心被引量:5
《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65-171,共7页孔许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书写体制研究"(项目号:14CZW017)的阶段性成果
铸刑鼎是将刑律刻铸在鼎上的较特殊的书写行为,是先秦政治、法律史上的创举。《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有两次铸刑鼎事件,历来引起诸多学者的探讨。根据诸多文献的记载,春秋时期铸刑鼎并非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而且它与"悬灋象魏"...
关键词:铸刑鼎 悬灋象魏 政制 礼法 刑治 
富民·崇礼·重法:管子法哲学思想的内在理路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1期52-53,共2页张钰 
管子的法哲学思想是"富民、崇礼和重法"三者的内在统一,富民是礼法之基,崇礼是刑治之先,重法是为政之备。管子崇礼重法,礼法并用,既是西周"礼治"的继承者,又是"法治"的开创者,为后世的"礼法融合"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古代"礼法一体"的法律...
关键词:管仲 爱民 礼义 刑治 礼法结合 
明太祖朱元璋“剥皮实草”与重刑治贪
《资治文摘》2015年第9期18-18,共1页郑艳 
中国古代严刑治贪的最典型实践者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用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等严刑峻法来治理大明王朝,然而结果并没有按其预想发展,官员们依然前“腐”后继。毫无疑问,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不法行为,但官员待...
关键词:朱元璋 “剥皮实草” 重刑治贪 
中国刑事法律泛化的历史渊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35-37,共3页张宇琛 
中国刑法呈现出泛化的特点,站在历史的角度考察,这一特点与中国古代刑治主义的法律体系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中国数千年的法典,尽管分别冠之以"法"、"律"、"统"的名称,实质上都是刑法典。儒家重"德",而法家重"法",无论"德治"还是"法治"...
关键词:刑治 传统 制度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