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导论

作品数:2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周育国张祥龙王路任春雷张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读书》《江海学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统觉的量化形而上学导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4-114,共11页蔡禹僧 
康德、胡塞尔所设想的“科学的形而上学[1]①”当然是不可能的[2]②,但一定意义上的基于统觉的量化形而上学可以有对诸存在者精神量、精神密度大小的比较性判断。宇宙是比人我更高级的精神存在者,绝对紊乱宇宙与绝对秩序宇宙以其恒定不...
关键词:统觉 物质物的精神 精神量 精神密度 量化形而上学 
“ousia”的变易与“Physis”的掩蔽史——略论《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的语义考古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2年第24期76-78,共3页谢辰禾 
海德格尔指出,千百年来,人们始终陷入存在者的桎梏而无法逃出,特别是在柏拉图以后的哲学中,人们总在追问一个实体以作为存在的根据,但他们都遗忘了存在本身。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倾向并非从本体论发轫之时即是如此,他发现古希腊哲学中的语...
关键词:存在  在者 时间 语言 实体 主体 
海德格尔的“人类学”之思——基于对“实证”性哲学人类学的批判
《求索》2022年第6期69-75,共7页吴忠伟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空间视域下的汉语佛学形态学研究”(项目编号:18ZX002)。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转向不同于胡塞尔的意识哲学立场,但又接续其“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原则,意味着海德格尔以现象学原则洗礼具有“实证”性的“哲学人类学”,通过“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展开对传统之“人”(主体)的批判性反...
关键词:海德格尔 人类学 《存在与时间》 《形而上学导论》 
注释体例
《江海学刊》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江海学刊》自2022年第1期起,改采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正文中注释序号一律上标于标点符号之后,同一文献再次引用时,酌情简化出版项目,原则上不使用网络文献。来稿请遵照如下注释体例。一、中文文献1.专著标注项目与顺序:作者/书名/卷...
关键词:中文文献 注释体例 网络文献 形而上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 出版者 页下注 标点符号 
随意的翻译与有问题的解释——谈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新旧译本的翻译问题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54-166,211,共14页王路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哲学”(17JJD720001)
无论being(Sein)一词本身是不是系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系词含义是它的主要含义。最保守地说,至少它字面上就有系词含义。所以,应该将being译为"是",应该在汉译字面上体现出它的系词特征和系词含义,并且应该主要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它。...
关键词: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导论》  being(Sein) 存在 系词 理解 
一本没有读懂的书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0年第9期67-67,共1页张新颖 
读读不懂的书,我自己有一次特别的经验。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放暑假,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回家,很薄的书,名字很长,叫《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简单地就叫《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是康德的一本哲学著作。我一个暑假把...
关键词:形而上学导论 哲学著作 一本 大学二年级 图书馆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读懂 
爱与争:海德格尔的赫拉克利特解释被引量:1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6年第1期147-171,共25页张振华 
一海德格尔与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中极具魅力的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吸引力,就像他的风格之晦涩一样,总是挥之不去。这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哲人的价值之所在,它见证了那些在时间中会反复展开和重演的东西。根据第欧根...
关键词:爱与争 第欧根尼 存在者 残篇 相信自己 权力意志 存在论 形而上学导论 西方哲学 解蔽 
作为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海德格尔被引量:1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6年第1期324-364,共41页君特·菲加尔 李强 朱清华 
一离开传统,无人能思;当传统未经专门思考之时,当传承下来的思想方式与概念在未经研究的情况下就发挥效用(Geltung)时,传统的作用尤其有力。此外,每一思想活动都从属于确定的事物性前设(Vorgabe);而一种特殊的发问立场(Fragestellung)...
关键词:思想方式 《存在与时间》 存在论 实践理性 形而上学导论 实际性 前设 思想活动 那托普 思想进程 
精神力量的剥夺与在者之在的拯救——《形而上学导论》的中国阐释
《德国哲学》2016年第1期191-196,共6页周海春 
在精神成就创造过程中,难免地伴随着的是精神力量的衰败。这种衰败在哲学领域的体现即经验之路的展开,以及超拔之思的隐遁。在嘈杂的声音之后,精神救赎的路何在?如果连探寻的能力都丧失了,得到答案之途愈发遥远。
关键词: 在者  《形而上学导论》 
“存在问题”研究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6年第1期22-22,共1页刘秋阳 
'存在问题'自古希腊以来就受到众多哲学家的关注,根据不同的时期,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关于'存在问题'的争议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本文对现象学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概述。一、现象学中的'存在'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
关键词:哲学流派 逻辑哲学 存在者 弗雷格 形而上学导论 后期维特根斯坦 存在论 斯特劳森 现代逻辑 逻辑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